-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蜂蜜知识误区指南不可相相信的解酒
不可迷信的解酒
秋秋 2011-02-07 08:55:11
酒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谓是不可或缺,各大节日里,各种庆祝活动上都是重要的角色。大量饮酒不但会给你带来醉酒的痛苦,对健康也是不利的。而所谓的解救妙招可没听上去那么给力。
分享到: 新浪微博 人人 豆瓣 QQ空间 腾讯微博
流言: 【解酒妙招】蜂蜜水——蜂蜜成份中含有一种大多数水果没有的果糖,它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因此有利于快速醒酒。此外,还有各式说法:西红柿汁——酒后头晕。新鲜葡萄——酒后反胃、恶心。西瓜汁——酒后全身发热。芹菜汁——酒后胃肠不适、颜面发红。酸奶——酒后烦躁。香蕉——酒后心悸、胸闷。
真相: 最近几天,谣言粉碎机见识了各种劝酒、醉酒,也听到许多解酒妙招,其中出镜频率最高的就数蜂蜜水了。在网上一搜索,蜂蜜水占据了解酒界的半壁江山,此外林林种种的说法也是很多。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方法真的能有效解酒吗?
蜂蜜水的神话
万众期待的蜂蜜水,的确不是空穴来风。人们很早就发现蜂蜜里含有的果糖[1]能够加快酒精的代谢,如果饮酒的同时食用果糖有可能使机体内的酒精在更短的时间内消失。[2] 研究发现,如果按照饮用1克酒精就需要补充1克的果糖的比例来,血液中酒精代谢的速度可以加快44.7%,而酒精中毒表现的时间可以缩短30.7%。[3]看上去这可是一个不错的解酒方法,因此甚至有人希望能使用果糖来处理急性酒精中毒的病例。
不过,实际情况可没这么简单,果糖不能作为常规手段来治疗酒精中毒。因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果糖对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症状并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更糟糕的是,它会导致血液中尿酸和乳酸的含量急剧上升。这些异常代谢的产物对人体是有害的。[4]最新的一项研究还发现,果糖参与的酒精代谢还会增加代谢型X并发症(syndrome X)发生的风险。[3]表现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三酰基甘油的含量大大上升,甚至超出正常标准范围的上限。代谢型X并发症会带来罹患糖尿病、心脏病的风险。[5]
如今,果糖影响酒精代谢的机理依然没有完全弄清楚。目前认为它主要是干扰了酒精代谢的第一步——乙醇脱氢酶的作用。[6,7]酒精在人体中首先会被代谢产生乙醛。如果饮酒过量或者是代谢受阻,乙醛会在体内堆积起来,导致种种醉酒症状——头痛、头晕、烦躁、心悸……在随后的分解过程中,乙醛会被进一步代谢为乙酸。上述症状就能得到缓解。如果摄入的酒精过量,来不及代谢,酒精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可能出现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严重的时候往往需要送医处理。此外,酒精也会造成人体脱水。这会加剧醉酒带来的痛苦。所以,即使果糖真的降低了血液中酒精的浓度,也仅仅是缓解了乙醇对中枢系统的急性伤害,对危害更大的乙醛则完全无能为力。
尝试用果糖来解酒,在实际操作中也会面临很多问题。在相关研究中,果糖的使用量远远超过我们日常食用的水平。按照实验标准,如果你摄入10毫升酒精,就要同时服用31克果糖。[2]即使按照前述“饮用1克酒精补充1克果糖”的比例,考虑到一般成人醉酒的量大概是75-80毫升酒精,你也需要服用60多克果糖才足以产生“解酒”效果。实际上,通过口服来摄入如此大剂量的果糖难度很大。而相关的研究大多是采用注射的方法。为了解酒,强迫自己服用大量的果糖,也很难保证效果会理想。因为大剂量的果糖可不是想吸收就能吸收的。研究发现,人体吸收果糖的能力相比葡萄糖是非常有限的,即使是健康的成年人一次能吸收果糖的量的差别也很大,一般在5-50克。[8]过量的果糖不会被吸收。它们会聚积在大肠里供细菌代谢,而产生的气体则会造成腹胀、腹痛。此外,由于渗透压的关系,大肠里的果糖还会使得消化道的水份析出,造成渗透性腹泻——蜂蜜润肠通便的说法或许就与此有关。[9]对于部分有果糖吸收障碍综合征[10]的人来说(在西方国家比例高达30%,我国没有找到相关数据),能被吸收的果糖量更小,未被吸收的果糖造成的不适也就更加明显。所以,在谣言粉碎机看来,喝蜂蜜水的作用更多的来自于其中的水能改善身体的脱水状况。
当然,如果你觉得“只有少量果糖,也比没有的好”,那也用不着迷信蜂蜜。果糖是广泛存在于食物中的一种单糖成分。其实许多蔬菜和水果里都含有果糖,以果糖单糖和蔗糖二糖(一个果糖加一个葡萄糖)的形式存在,其中含量比较高的常见水果有苹果、香蕉、葡萄、梨。蔬菜里的红椒、洋葱,果糖含量也不小。[11]
解酒什么的都是浮云,主要是怎么让你不那么难受?
其实,很多用来解酒的方法并没有解酒的功效,只是针对部分症状,使用以后人觉得舒服了些,好像起到了解酒的作用。但实际上酒精该在那儿还在那儿,该怎么作用还是怎么作用。
为了您的健康,谣言粉碎机希望大家对酒还是浅尝辄止的好。如果您实在管不住自己,或者已经喝多了,且先不想对健康危害那码事,怎么解决眼前的这股难受劲呢?
依据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事故致因理论.ppt VIP
- 2025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高考物理试卷试题(答案详解).pdf VIP
- 儿科诊疗规范.pdf VIP
- ASME B16.34-2009 中文版 阀门.带法兰、有螺纹和焊接端部-阀门下载 国外国际标准.pdf VIP
- 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pptx VIP
- 牛反光轴常见状态及调整2.0版.docx VIP
- 第8课 在实际中提高认知能力-【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高清版)-B-T 22889-2021 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表面涂层厚度的测定.pdf VIP
- 安全学原理第三章 事故致因理论.pptx VIP
- 2025年核心高考高频688词汇(高考高频词汇)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