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1

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 一、局部抗战的开始 二、全面抗战的开始 1、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2、永远记住-----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用六周的时间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 三、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1、国民党---台儿庄战役:1938年 徐州会战 李宗仁 抗战以来重大胜利 2、共产党---百团大战:1940年 华北 彭德怀 最大规模的战役 3、各种志士: 四、抗战的胜利 1、中共七大 2、 第五单元 解放战争(1946年---1949年)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 1、重庆谈判 2、全面内战的爆发 二、走向战略进攻 1、陕甘宁解放区粉碎重点进攻 2、战略反攻的开始 三、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1、大决战(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内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年9月—11月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指挥官 林彪、罗荣桓 刘伯承、邓小平、陈毅 粟裕、谭震林 林彪、聂荣臻、罗荣桓 作战部队 东北解放军 中原、华东解放军 东北、华北解放军 作战战术 关门打狗 中间突破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关键地点 锦州 徐州 北平 著名战役发生地 塔山、黑山 碾庄、双堆集、陈官庄 张家口、天津 战果 解放东北;第一次人数上占优势 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 解放华北地区 2、渡江战役 一、识图释图题 (1)这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发生于何时? 2)在这里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3)该事件在我党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二、材料解析题 1、这是一段红军歌谣:“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农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 (1)“讲起八一历史长”,到2007年,“八一”的历史有多长? (2)这段红军歌谣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3)“建四军”指的是哪支队伍 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诗中的“远征”是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 (3)诗中“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4)你认为诗中描写的最惊险的一幕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5)红军这次“远征”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三、列举简答题 新中国有很多重要的节日,是为了庆祝近代史上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请你举出其中的三个节日名称,并说明他们分别来源于哪一事件,这些事件有何意义。 四、问答题:以史为鉴 假如你是五四运动期间的一名爱国学生,为抗议北洋军阀的卖国政策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上街进行爱国宣传。请你拟写一幅标语或写一句口号,要求语言生动,富有号召力。并请你以李平的身份给远在海南的父母写一封信。(要求:①内容包括五四运动的起因,简单经过、结果、影响。②格式正确,语句通顺。③字数在150字左右) 五、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 (4)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派谁来谈判?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