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露采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 目 涪陵区荔枝办事处小溪村水泥用石灰岩开采设计
总论····················································4
1.1 设计任务与内容·
1.2 原始资料
1.3 设计要求
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6
2.1 露天开采境界确定的原则
2.2 影响露天开采境界确定的主要因素
2.3 露天开采境界主要参数的确定
2.3.1 最低开采深度
2.3.2 最小底宽
2.3.3 初定最终边坡角
2.3.4 露天开采台阶要素与最终边坡角的验算
2.3.5 确定底部周界
2.3.6 储量计算及服务年限的确定
2.3.7 绘制终了平面图
第三章 穿孔爆破···············································11
3.1 穿孔工作
3.1.1 穿孔设备数量
3.1.2 穿孔设备的选型
3.2 爆破工作
3.2.1 爆破材料
3.2.2 爆破方法的选择
3.2.3 钻孔形式和布孔方式
3.2.4 爆破及孔网参数的确定
3.2.5 装药、填塞及起爆方法
3.2.6 爆破网路设计
3.2.7 一次爆破量的确定
第四章 采装工艺···············································17
4.1 采装工艺基本原理
4.2 采装设备的选型
4.3 采装设备的数量确定
第五章 露天矿床开拓运输方式································19
5.1 矿山运输设备及其数量
5.1.1 运输设备的选型
5.1.2 运输设备数量的确定
5.2 矿山运输路线参数设计
5.2.1 平曲线半径
5.2.2 停车/会车视距
5.2.3 道路宽度计算
第六章 排岩工作···············································22
6.1 概述
参考文献·························································22
第一章、总论
1.1、设计任务与内容
设计题目:开采初步设计
依据所给矿山地质资料、地质地形图及勘探线剖面图,确定露天矿开采的运输方式、设备型号和数量、台阶组成要素、最终边坡角大小,露天矿开采境界,并绘制露天开采终了平面图。
已知条件1、矿床地质勘探线剖面图勘探线;
2矿床开采深度为
3、设计范围为勘探线;
4矿山生产能力为 1万吨;
5njh=0.5:1 m3/m3;
6物料(矿石、废石)平均运距为3.5km。
涪陵区荔枝办事处小溪村水泥用灰岩矿山是一个年产200万吨的大型矿山,划定矿区范围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630~670米开采标高+70~+560m。
上矿层T1d3-5)赋存于下三叠统大冶组三段第二夹石层(T1d3-4)与大冶组第四段(T1d4)之间,呈带状出露于矿区,厚度为40.66~48.93m,平均44.16m;产状与含矿地层一致,倾向35°~88°,倾角1°~31°;矿层形态简单,为缓倾斜~倾斜的单斜层,走向延伸稳定,为厚度稳定矿层。
其顶板为灰黄色、紫红色钙质页岩夹薄层淡黄色泥灰岩及泥质灰岩,底板为灰~深灰色薄层含泥质砾屑泥粉晶灰岩夹少量中厚层含泥质砾屑泥粉晶灰岩和泥质泥粉晶灰岩。
(2)中矿层T1d3-3)赋存于下三叠统大冶组三段一、二夹石层之间(T1d3-2、T1d3-4),呈带状出露于矿区,厚度为91.19~101.27m、平均95.01m;产状与含矿地层一致,倾向35°~88°,倾角1°~31°;矿层形态简单,为缓倾斜~倾斜的单斜层,走向延伸稳定,为厚度稳定矿层。
其顶板为灰~深灰色薄层含泥质砾屑泥粉晶灰岩夹少量中厚层含泥质砾屑泥粉晶灰岩和泥质泥粉晶灰岩底板为灰深灰色薄层状含泥质砾屑泥粉晶灰岩
(3)下矿层T1d3-1)赋存于下三叠统大冶组第三段一夹石层(T1d3-2)和第二段(T1d2)之间,呈带状出露于矿区,厚度29.71~39.97m、平均35.52m;产状与含矿地层一致,倾向35°~88°,倾角1°~31°;矿层形态简单,为缓倾斜~倾斜的单斜层,走向延伸稳定,为厚度稳定矿层。
其顶板为灰深灰色薄层状含泥质砾屑泥粉晶灰岩底板为灰、灰绿、紫红色薄层状含钙质粘土岩及泥质灰岩,
矿石:γ2.71 t/m3。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均大于60Mpa(f=6),属坚硬岩石。硬度4级,属较坚硬矿石,但易于破碎,耐磨性能较好,磨耗率一般为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教版 职业道德与法治 第三课增强职业道德意识.pptx VIP
- 09BD2_10KV变配电装置国标 建筑图集 汇编 .docx VIP
- 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pptx VIP
- 09SMS202-1 埋地矩形雨水管道及附属构筑物(混凝土模块砌体).docx VIP
- 《新药发现与开发---第一章概论》.ppt VIP
- 17.2019版NOUAP压疮指南解读 解读2019 压力性损伤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pptx VIP
- 卫星互联网行业报告:低轨卫星.pptx VIP
- 我的小手真干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陕西师范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钛合金Ti6Al4V铣削加工表面完整性与长疲劳寿命关联性探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