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绪论 4
一、 内部控制 5
(一) 内部控制的起源及发展 5
1、起源 5
2、发展 5
(二) 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5
(三) 内部控制的目标 6
(四)设置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6
1、出于实现企业化条件的需要 6
2、出于实施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6
3、出于纠正单位不正当行为的需要 6
4、出于国际资本市场大力强化内部控制的需要 7
5、经济健康发展迫切呼唤加强内部控制 7
6、出于落实贯彻政府管理的需要 7
二、 公司治理 7
(一) 公司治理的概念 8
1、狭义的公司治理 8
2、广义的公司治理 8
(二) 公司治理模式 8
1、英美传统治理结构 8
2、协同决策治理结构 8
3、混合治理模式 8
(三) 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9
(四) 公司治理在我国的发展及其现状 9
三、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9
(一)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区别 9
1、从解决问题中比较 9
2、从委托代理的层次比较 10
3、从目标上比较 10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联系 10
1、统一于实现企业目标 10
2、良好的内部控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证 11
3、相互牵制与制衡原则 11
4、公司治理中某些内容也属于内部控制 11
四、 案例分析 11
(一) 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分析安然事件 12
1、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12
2、忽视内部风险控制 12
3、管理者的素质和诚信道德的缺失 12
4、内部监管问题 13
(二)COSO五要素分析安然事件 13
1、控制环境 13
2、风险评估 13
3、控制活动 13
4、信息与沟通 14
5、监督 14
(三)安然事件的启示 14
结束语 15
主要参考文献 16
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及作用
绪论
安然、世通等一批巨人企业的相继倒下,引发了人们对企业的信任危机和对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治理、风险管理的反思。SOX法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出台与COSO新内控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的建立。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框架进一步拓展了内部控制的内涵,更有力,更广泛的关注于企业治理、风险管理这一更加宽泛的领域。
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诸如上市公司蓄意造假、恶意造假等问题,除了政治的、体制的原因之外,作为企业管理者的受托方和作为所有者的委托方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管理者无人监督、有法不依、依法不严也是重要原因。
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造就了职业的管理者阶层和管理者市场。正缘于此,对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研究就应运而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种为保证企业科学决策而进行的制度与机制安排,已成为企业科学管理控制的重要内容。而内部控制作为促使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具体政策和程序。健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与形成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作用是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和必要途径。
一、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至一阶段的产物,它是各种社会经济组织对内强化管理,对外满足社会需求,以便实现组织目标的主要管理手段。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也是随着企业加强管理,对外满足各种不同的社会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会及经理阶层为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措施和程序。
(一) 内部控制的起源及发展
1、起源
企业内部控制的思想产生于18世纪产业革命后,它是企业规模扩大化和资本公众化的结果。在理论渊源上,内部控制思想起源于亚当·斯密(1776)对股份公司的忧虑。“内部控制”作为专用词始现于20世纪40年代。
2、发展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逐步深化发展的历史阶段:(1)20世纪40年代前的内部控制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时期,这个阶段侧重于内部牵制;(2)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内部控制理论的拓展时期,这个阶段正式提出了内部控制概念,对内部控制的内容进行了扩展,控制目标也拓展进了一大步;(3)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建设时期,这个阶段是内部控制理论的完善时期,内部控制的理论建设更具有体系性。
(二) 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1)控制环境。任何企业的核心是企业中的人及其活动。人的活动在环境中进行,人的品性包括操守、价值观和能力等,它们既是构成环境的要素之一,又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环境要素是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
(2)风险评估。企业必须制定目标,该目标必须和销售、生产、行销、财产等作业相结合。为此,企业也必须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
(3)控制活动。企业必须制定控制的政策及程序,并予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