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松岭纪事 长白山中的“山东屯”
松岭纪事 长白山中的“山东屯”
“闯关东”的卢家在当时的松岭安营扎寨,开荒种地,后来这里逐渐人丁兴旺,100多年过去后,形成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山东屯”。
中国论文网 /7/view-7137246.htm
每当儿孙辈们有机会回老家,老人总会一遍又一遍地叮嘱,一定要到故乡的水井中取一些井泥――那是家乡的图腾,想家了就拿出来看看……
当年修建鸭大线铁路时,筑路工人多半是被日本人从河北、山东、辽宁等地骗来、抓来的。沿线施工场地就像一座大监狱,戒备森严,阴森恐怖。
自古以来,山海关的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从清朝到民国的数百年间,由于自然灾害、战乱等诸多原因,山东、河北、山西、河南以及皖北、苏北等地的大量百姓背井离乡,走出山海关,使得中原文化在关东地区迅速扩散,这就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迁徙人数最多的移民运动――“闯关东”。
此后,在广袤的东北地区,渐渐出现了一些“山东村”、“河北村”、“河南村”,实际上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因为村民们往往是同乡迁徙,人员数量庞大,因此充分保持了自己的传统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
在吉林省临江市花山镇珍珠门村,就有这样一个“山东村”――松岭自然村,他们自称为“山东屯”。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占东北,为了大肆掠夺长白山的矿产、木材资源,从山东等地招募了大量劳工,修建从通化经浑江到临江的铁路。后来,幸存的山东劳工汇合了一些陆续“闯关东”的移民,在松岭安家落户,在白山黑水间形成了齐鲁文化浓郁的山东屯。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勤劳的山东人,在这一片新的家园里建设出“春赏梨花、夏采山珍、秋观火枫、冬品雪韵”的诗画美景,形成了东北最具特色的“闯关东”民居。
远道而来的齐鲁文化在白山黑水生根发芽
2015年5月初,我应白山市丁世军和李林两位摄影师的邀请前往松岭,此行的目的,不仅为了探访“白山黑水间的齐鲁文化”,也为了寻访和搜集一些与抗战有关的遗迹和故事。事实上,直到动身的那天,我依然对这个地方没有任何印象,只有丁老师神秘地告诉我,到了那里肯定不会失望,所以我充满期待。
上午10点多,我在火车上睡得迷迷糊糊,同行的朋友把我摇醒,然后催促道:“快点下车,火车在这里只停1分钟!”我瞬间清醒过来,忙不迭地抓起行李跟着跳下火车。
刚站稳,火车就毫不留恋地呼啸而去,我一转头,瞬间陷入呆滞:目所能及之处,一座座小房子随意散落在铁路两侧,在漫山遍野的李花和梨花丛中若隐若现。白色的花开得纯粹而热烈,和远处的皑皑雪峰遥相呼应;一座座小房子五颜六色,有的红墙红瓦,有的白墙褐瓦,偶尔还有一抹蓝色;暖暖的阳光倾斜着掠过屋檐,把栅栏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这就是松岭吗?这样的美景,太超乎我的想象。正当我惊艳于眼前的美景时,等候已久的丁、李二位老师已经迎上前来。丁老师介绍说,松岭村的居民,祖籍都在山东,100多年来,他们一直延续着祖辈的生活习俗。
我们拜访的第一家村民,户主叫卢勇臣,今年63岁。他家是100多年前来到松岭的,属于最早的那批居民。当年,他的爷爷像大多数闯关东者一样,挑着柳条编织的花筐,一头装着简单的行装和生活用品,另一头挑着5岁的儿子。他们从山东临沂出发,饿了啃窝头,渴了喝凉水,困了钻山洞、睡破庙,干粮吃完了给人打短工,就这样风餐露宿,一路跋山涉水来到松岭。
当时的松岭,还是一望无际的苍茫林海。在满清时期,长白山被认为是满族发祥地,是“列祖龙兴”的象征,因而被列为禁区,严禁砍伐林木、采参捕猎,并以柳条围山,封禁了200多年。由于长期人迹罕至,这里的生态环境保存得非常完好,人们所说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景象,也丝毫不夸张。于是,卢家就在这里开荒种地,安营扎寨住了下来。再后来,逐渐有其他乡亲来到这里定居,再加上日本强征的一些幸存的山东劳工,这一片荒地逐渐人丁兴旺,100多年过去后,形成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山东屯”。
走在松岭村里,若不是有意地提醒自己,就会误以为到了山东。上至90多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娃娃,都操着一口地道的山东话。随意走进一户人家,餐桌上都摆着煎饼卷大葱和又大又白的馒头。多年来,这些当年“闯关东”的山东移民,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生态农耕文化,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田园生活。
取一些故乡的井泥永远和故乡在一起
时值初夏,却丝毫也没有炎热的感觉。依山所建的梯田上,覆盖着地膜,在阳光的映照下,发出温暖、动人的光。每家门前挂着火红的灯笼,门板上贴着鲜艳的“福”字,充满喜庆和期盼的气氛。一只大公鸡领着一群母鸡在屋后树下的花瓣堆里玩耍,两只肥硕的大白鹅在村路上扭着悠闲的舞步,小牛犊依偎在妈妈身边撒娇……眼前这远离喧嚣的田园交响曲,令人陶醉。一位四、五岁的小孩儿跑出门,淘气地追着大白鹅,引起一阵呱呱的惊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日本美协10月捧出秋拍盛宴.doc
- 日本自卫队将进入隐形战机时代.doc
- 日本艺伎风情史.doc
- 日本营养学专业发展状况及其对我国营养本科办学的启示.doc
- 日本行政指导行为研究.doc
- 日本茶道在日本文化教学中的应用.doc
- 日本设计产业链对我国制造业的启示.doc
- 日本高校技术转移模式浅析及对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的启示.doc
- 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第三方评价的特点与启示.doc
- 日照麻鸡的林地养殖.doc
- 社会政策与法规(二).pdf
- 2025年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完整版.docx
- 2025年西藏拉萨市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docx
- 2025年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明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一套.docx
- 2025年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完整版.docx
- 2025年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明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一套.docx
- 2025年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