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瓷器名家和相关行业名人资料-陶瓷实业家.docVIP

民国瓷器名家和相关行业名人资料-陶瓷实业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国瓷器名家和相关行业名人资料-陶瓷实业家.doc

民国瓷器名家与相关行业名人资料-陶瓷实业家 民国瓷器与陶人 我国古代文化是以儒家为代表的经学文化,重儒学轻科学与艺术,而做为艺术门类中一项的陶瓷虽与国计民生关系甚大,但生产者却不受重视。以清代为例,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新品种新器型不断涌现,但在陶瓷史上留下名字的艺人寥寥无几,而督陶官员却榜上有名。这不能不说是艺术的悲哀。 陶人之称呼,由来已久,其意也几经变化,战国以前为官名,冬官之属,掌陶器烧造,《周礼· 考工记·陶人》: “ 陶人为濒,实二黼,厚半寸,臂 寸。 ” 高诱注: “ 陶人,作瓦器之官也。 ” 汉代以后指烧制陶器的匠人。《荀子…陛恶》杨惊注: “ 陶人,瓦工也。 ” 亦曾指陶俑。《后汉书·汉武帝纪下》: “ 帝曰 ‘ 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车茅马,使后世之人不知其处 ’ 。 ” 明清以来,多以陶人称谓从事陶瓷生产制造的工匠。 清朝末年,御窑厂良工四散。民国初年,景德镇瓷器在挣脱了封建专制的束缚后,发展较快,涌现出一大批能工巧匠,对民国瓷业生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遗憾的是他们多青史无名。瓷器生产是一个技术性强、分工明确的手工产业,无瓷土不能成坯,无烧造不能成瓷,无釉及彩绘不能美化,无教育而无人才,可以说是缺一不可。但人们对这些从业人员的看法却有高低贵贱之分,扬甲抑乙。尤其是那些默默劳作的成型、烧造工人,社会从来没有给他们以应有的评价,他们理应是真正的陶人。可 “ 陶人 ” 这顶帽子却只戴在了从事彩绘艺人头上。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现象有所改变,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亦多授予从事陶瓷装饰者,而成型与烧造的能工巧匠则无此机缘,仅能是工匠而已。这里并无对工艺美术大师不敬之意,只是为从事最基本的瓷艺工作的 “ 工匠 ” 鸣不平。1994年中共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授予的24户 “ 陶瓷世家 ” 中,见有非绘瓷世家,说明人们的偏见正在改变。但从所见文字来看,厚今薄古的倾向较为明显,陶瓷技艺世代相传的介绍甚少。民国陶人之多,涉及面之广,非常人 所能想象,不仅有从事制瓷、绘瓷之人,还有实业家和教育家。需要多说一点的是,民国时期的实业家,大多数是瓷业工人出身,学有专长,只不过是成为实业家之后,经营活动掩盖了他们的技艺。而从事教育之人,虽较少亲手制瓷,但他们辛勤教学,桃满华夏。二者皆为真正的陶人。由于材料的不全,本文所收录的民国陶人,只能是民国众多陶人中的一小部分。以期知情者和材料的发掘,在日后增订,真正为民国陶人立传。本文按陶人所从事的行业分为实业、教育、绘瓷、制瓷四部分,每部分均以生年为序排列。生年不详的放在后面。   刘庭熙(1856-1936年) 民国时景德镇实业家,江西抚州人,因排行第四,又叫刘老四。3岁丧父,7岁丧母,11岁时去景德镇学艺,19岁时为余金水窑户管事。28岁时开 “ 刘森茂瓷号 ” ,先生产圆器,后转产琢器的粉定业,主要产品青花喜字坛,远销山西、陕西,这两个省城乡居民嫁女娶亲,定要购买刘森茂瓷号的喜字坛,1916年与鄢儒珍合伙买下一座柴窑,成为琢器行烧做大户。刘庭熙勤劳俭朴,白手起家,发家后乐善好施。与赖老大(赖德馨)、谢老二(谢宝臣)、鄢老三(鄢儒珍)、黄老五(黄宿垣)等抚帮首士齐名。 冯承就(1866-1935年)民国时景德镇烧窑名家,字重山。江西都昌人。家境贫寒,10多岁时来景德镇冯隆典窑户学徒。三年满师后升为管事先生。后又从事下港、管开窑簿、下手等行当。略有积蓄后,在冯隆典老板的支持下,筹措资金,与人合伙经营窑业。成年之后,与兄长合伙买下绣球弄窑屋。由于管理得法,经验丰富,生意日趋兴旺。清末,任烧窑行会陶庆窑总老板,拥有柴窑7座半,房屋和坯房48幢,另有田180余亩。北洋军阀过境时,商会分摊款项,名列富户第四名,时人称之为 “ 四大金刚 ” 之首。 江梦九(1870-1958年) 民国时景德镇实业家,窑业改良家,江西东乡人。家境贫寒,8岁时身来景德镇学习看色手艺。数年后,练就一手过硬的技艺,在同行中享有盛誉。广东帮中有名的大瓷行广同兴聘其为买办瓷器的总管,每年经手银元10余万之巨。1915年开办江源泰瓷厂,规模为两个利坯,以生产广州所需的脱胎细瓷为主。虽瓷 厂规模不大,但产销对路,生意很好,同时仍受聘于广同兴瓷行。江梦九办事公道,为杂帮首领赖德 馨的得力助手。徽、都二帮的上层人士对其也有好感。江梦九为景德镇陶瓷界的有识之士之一。杜重远任江西陶业管理局局长时,一些改革之举多用江梦九与饶华阶之策。江梦九曾被杜重远指定为测量柴窑的主持人,他照陶管局的规定,对每座柴窑进行测量,使全镇柴窑的尺寸规范化、科学化,减少了倒窑事故,确保了坯户的利益,缓和了烧窑户和搭坯户的矛盾,为以后以煤代柴的窑业改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赖德馨(1871 — 1942年) 民国时景德镇实业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