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三桥钢箱梁施工图设计说明
说 明
设计依据
1.1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勘测设计委托合同》;
1.2 交通部《关于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初步设计的批复》(交公路发[2003]189号);
1.3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建设指挥部《会议纪要》(三桥指会(2003)2号)。
1.4 江苏省交通厅《关于印发南京三桥主桥技术设计审查会专家组审查意见的通知》(苏交计(2003)183号)
2 设计范围
本册图纸主要内容为主桥钢箱梁主体结构及斜拉索的结构设计,为钢箱梁主体结构加工及成品斜拉索采购用。钢箱梁桥面系、梁内外检查小车等附属设施之构造,详见另册。
3 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
3.1 设计采用的规范、标准:
3.1.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01-97)
3.1.2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1999)
3.1.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
3.1.4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3.1.5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3.1.6 《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试行)》(JTJ 027-96)
3.1.7 《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00)
3.1.8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3.2 设计参照的规范、标准:
3.2.1 《钢桥、混凝土桥及结合桥》(英国标准学会,BS5400 1978-82版)
3.2.2 《道路桥示方书 . 同解说》(日本道路协会,平成8年12月)
3.2.3 《钢床版设计要领 . 同解说》(日本本四联络桥公团,1989)
3.2.4 《上部构造设计基准 . 同解说》(日本本四联络桥公团,1989)
3.2.5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AASHTO,1994)
3.2.6 《道路和人行钢桥设计与施工标准》(DIN 18809)
3.2.7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J2-96)
3.2.8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指南》
4 主要技术标准
4.1 公路等级:双向车道
4.2 计算行车速度:100km/h;
4.3 桥梁标准宽32.0m;
4.4 桥面最大纵坡:3%;
4.5 桥面横坡:2%;
4.6 设计洪水频率:1/300;
4.7 通通航水位设计最高通航水位m(采用设计最通航水位m(采用保证率99%、重现期为10年的保证率频率法计算);
4.9 荷载标准
车辆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设计风速:100年一遇10m高度处、十分钟平均风速为31.7m/s;
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抗震设防标准以100年为基准期,超越概率水准为10%、5%。
5 主要材料
5.1 普通钢材
钢箱梁主体结构均采用Q345D钢,其技术指标应符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94)的相关要求。
钢箱梁临时匹配件、压重槽采用Q235A钢,钢箱梁检修道栏杆、行车道路缘石、防撞护栏及路灯底座、排水设施等均采用Q235C钢,其技术指标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 700-88)的要求。
5.2 高强螺栓
钢箱梁连接用高强螺栓应符合GB1228-91的要求,螺母应符合GB1229-91的要求,垫圈应符合GB1230-91的要求。
5.3 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采用与母材相匹配的焊丝、焊剂和手工焊条,且应符合相应的国标要求。
5.4 斜拉索用高强钢丝
斜拉索钢丝采用7mm镀锌高强度低松弛钢丝,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95)的规定。
5.5 高密度聚乙烯
斜拉索外挤包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
6 设计要点
6.1 结构概况
主桥为钢塔钢箱梁双索面五跨连续斜拉桥,其跨径布置为63+257+648+257+63=1288m,采用半漂浮结构体系,纵向设弹性约束,限制活载及风载作用下的钢箱梁纵向漂移。
本桥设计中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坐标系统采用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抵偿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8°38′)。
6.2 钢箱梁
钢箱梁采用正交异性板流线型扁平钢箱梁,梁高3.2m,宽(含风嘴)37.2m;顶板厚14mm(紧急停车带及重车道厚16mm),U形加劲肋厚8mm;底板厚12 mm(辅助墩附近及索塔处支座附近厚14mm),U形加劲肋厚6mm;腹板厚30mm,斜拉索的锚箱焊接于腹板上。钢箱梁标准梁段长15m,内设4道实体式横隔板,间距3.75m,斜拉索处横隔板厚12mm(局部加厚至16mm),其余横隔板厚10mm,每道横隔板处桥面板U形加劲肋内小隔板板厚8mm。有永久竖向支座处的横隔板厚度为20mm,索塔下横梁顶临时支撑锚固处横隔板厚度为24mm。钢箱梁内设纵隔板2道,除支座等局部区域为实体式外,其余均为桁架式,横向间距15.2m。实体式纵隔板板厚为20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