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文化在传播中发展(横向) (1)文化的多样性 ①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 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对待文化多样性 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意义: 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 * (2)文化的传播 ①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活动等。 ②文化传播的手段: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一方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世界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 ④要求: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 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 际影响力。 既要认同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坚持个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共处。 坚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克服 “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错误倾向 。 * 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纵向)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①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 ②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④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教育方式的变革。 * 3.文化在创新中发展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动力:社会实践。 (2)促进文化创新的原因 ①必要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重要性: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关系 (1)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3)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 2、中华文化力量(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辛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创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中华文化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3、弘扬民族精神 (1) 重要性: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必要性: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一般: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与人(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文化与文化(横向: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传播;纵向:文化的传承→文化具有继承性、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文化的创新→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途径) 我国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 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的灵魂;中 国当代文化→现状学会选择;建设→ 指导思想、内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中心环节 《生活与哲学》重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03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业务培训概要.ppt
- CEChineseVersionCV概要.pptx
- CFP面授案例一博士夫妻的理财计划概要.pptx
- Chaptern概要.pptx
- 201006月28日衡水市三福地产项目营销策划提报概要.ppt
- Chapters概要.pptx
- Chapter对冲基金概要.pptx
- 201007月成都市德坤·光华大道项目裙楼商业业态定位概要.ppt
- Chapter概论概要.pptx
- chap醛酮概要.pptx
- 第二课:电化学储能的组成与基本概念.docx
- 2025年与人工智能同行报告-英敏特.docx
- 2025年转型中的中国汽车产业对技能发展和职业培训的挑战研究报告-大众汽车中山大学.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不同质量单位的含义和关系》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常用的秤和常用的质量单位》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大家都来称一称》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分米和千米》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与数量关系(一)》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经过多长时间》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