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详解.docVIP

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分类 ①按炎性反应部位:可分为脑膜炎、脑炎、脊膜炎、脊髓炎和脊神经根炎、既有脑膜又有脑实质侵犯称为脑膜脑炎、如果同时有脊髓、脊膜和脊神经根损害则称为脊髓脊膜脊神经根炎 ②按炎性反应类型:可分为弥漫型、脓肿型和肉芽肿型 ③按流行特征:可分为流行性和散发性 ④按病原体种类: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螺旋体、立克次体、寄生虫以及朊蛋白感染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是一个“黑箱”,在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可以较为容易地诊断有无感染,但是限于检查手段,常常不能明确感染属于什么类型。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途径 正常情况下,由于头颅及脊柱的特殊结构以及血-脑脊液屏障的存在,一般不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当头颅及脊柱的完整性被破坏、血-脑脊液屏障受损以及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才容易发病 感染的主要途径有: 血行感染:病原体通过昆虫叮咬、动物咬伤等形式随血流进入颅内;亦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颜面部进入血液经动脉、静脉(逆行)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直接感染:病原体通过开放性颅脑外伤引起感染或邻近组织的感染直接蔓延进入颅内; 逆行感染:嗜神经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等进入体内后潜伏于周围神经节,然后经神经轴突逆行侵入颅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 临床诊断;脑脊液细胞学诊断:脑脊液细胞学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大致判断感染类型,有时可在脑脊液中发现病原体从而确诊;病原学诊断;脑脊液病原学检查以明确诊断;药物敏感性诊断:病原学诊断完成后还应进行药物敏感性诊断以指导临床用药。 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 (1)临床表现有高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等 (2) 脑脊液:WBC 10×106/ L 血: WBC 10×109 / L 脑脊液:糖定量 400mg/L, 蛋白定量 450mg/L (3)脑脊液或颅内引流管头细菌培养阳性、脑组织活检 等 (4)有感染诱因: 开放性颅脑伤、颅底骨折、脑脊液漏、2次手术史、手术时间4h 等 其他:血、脑脊液中降钙素原等,影像学技术:脑或脊髓的CT和MRI检查 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 什么时间开始给予抗菌治疗? 研究表明,早期给予抗菌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在神经病学治疗结果和存活方面都有受益。如果延误抗菌治疗,与不良预后有直接关系,患者病情加重,其预后也较差。给予抗菌治疗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可改善预后。未及早给予抗菌药物,即使患者得到了适当的抗菌治疗也很难完全康复。当患者的意识恶化程度未到格拉斯昏迷评分10级以下而及时得到抗菌治疗 如何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 脑脓肿、硬膜下脓肿(治疗同原发性脑脓肿)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慢性脑膜炎: 定义:症状+脑脊液细胞增多≥4周。病因:结核、隐球菌、肿瘤、梅毒等。推荐治疗:无需紧急经验治疗;但怀疑是结核性脑膜炎时,治疗要快 选择抗菌药物小结 根据可能致病菌的不同,选择药物覆盖G-、G+: 万古霉素的注意事项 试验表明细菌性脑膜炎发病过程中,蛛网膜下腔的炎症反应是导致损伤和死亡的主要因素。炎症反应的减弱可有效改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病理生理学改变。研究表明:婴幼儿:应用地塞米松可明显减少听力损害。成人:怀疑或已证实为肺炎球菌脑膜炎的成年患者都应在开始治疗时给予地塞米松。当CSF革兰染色显示有革兰阳性链球菌,或血或CSF的细菌培养结果为肺炎球菌时,才继续应用地塞米松。已接受抗菌治疗的成年患者则不必再用地塞米松,因为未必改善预后。 地塞米松会减少万古霉素穿透CSF的量,影响疗效。用万古霉素治疗细菌性脑膜炎时,剂量需增大:15mg/kg,IV,q8h,血浆谷浓度应维持在15~20ng/ml。如果静脉给药效果不好,可考虑使用万古霉素鞘内注射。即使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高度耐药的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细菌,应用万古霉素时要联合一个三代头孢,不能单独应用万古霉素。 脑室内注射? 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未批准任何抗菌药物用于脑室内注射,适应症也无法确切定义。治疗BM的抗菌药物通常经静脉途径给予,鞘内注射一般不使用,以避免组织损伤或双重感染。研究中证实,鞘内注射庆大霉素,导致的CSF中内毒素释放量远高于静脉注射给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对致病菌敏感的抗菌药物不易进人CSF 时,可考虑应用,次数不宜过多,待病情好转或CSF中细菌阴转后即停。 治疗的疗程? 疗程更多是按经验来定,而非临床试验结果。疗程应根据患者临床效果而个体化。 致病菌 疗程(天) 脑膜炎奈瑟菌 7 流感嗜血杆菌 7 肺炎链球菌 10~14 无乳链球菌 14~21 需氧革兰阴性杆菌* 21 单核细菌增多性李斯特杆菌 ≥21 *新生儿疗程应更长些,CSF细菌培养阴性后再用2周,或总疗程≥3周。 小结:抗菌药物的选择考虑一下三点: 致病菌:根据感染的类型(脑脓肿、硬脑膜下脓肿、海绵静脉窦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