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国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需要怎样的“国学”

我们需要怎样的“国学”   国学又热起来了。《弟子规》《三字经》等诸多传统的国学作品从央视走进了课堂,走到了街头巷尾,寻常百姓家。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回归是社会发展中的理性呼唤,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这样的回归是文明的倒退;也有人认为应将国学作为民族信仰来看待。 中国论文网 /7/view-7188374.htm   国学到底是什么?如何权衡国学的利弊?怎样的国学才更适合今天的社会状态?要不要“清理”国学门户……11月12日,著名学者朱大可、肖云儒做客《时代人物》“爱善同盟”,与盟友们交流与探讨一系列关于国学的问题。   国学不等同于儒学   有人说,国学的核心内容是反动的。因为它歌颂专制,反对民主;倡导愚昧,压制科学。朱老师同意吗?   有两种国学,一种是愚昧之学,一种是启蒙之学。目前的状态是愚昧之学占统治地位。   如何判断其愚昧或启蒙?   第一,国学是丰富的思想宝库。它过去等同于汉学,但汉学不止于儒学、道家、易经、兵法,还应当包括墨学,我认为这是先秦最重要的思想遗产,但现在却遭到严重忽略。国学的范围也不止于汉学,它还应当包括藏学、蒙学和彝学等。   第二,国学是不完美的,国学的继承需要有效的过滤。把国学神圣化,好像字字都是圣典,完美无缺,拯救人类就靠它了,肯定是有问题的。我们要看到,国学里有大量精华,也有大量糟粕,例如“二十四孝”、《论语》里的“女子与小人论”。人格平等和孝顺的关系,孝爱还是孝顺,这是一个本质性的区别。   第三,国学是开放和吸纳性的。国学有其明显的外部原型,例如老子的思想和墨子的思想。秦始皇的政治制度,也克隆自波斯帝国。把国学视为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产物,那是对国学的歪曲。开放和吸纳,是国学生命力的源泉。   第四,国学跟西学之间是互补的,但绝对不是对立的,就好像中医和西医是互补的一样。任何试图把中医和西医对立起来,并且非此即彼的说法,都是非常可疑的。   以上是衡量国学好坏的四项基本原则。   很多人将国学等同于儒学了。   用儒学代替国学,是新儒家的文化阴谋。   儒学自汉以后是否都是奴才式的学问?   也不完全是。儒家中有一些真正的英雄,例如明代的东林党人,他们虽然有明显的弱点,但你不得不承认,他们是反抗皇帝、宦官专制的斗士。   但若干次的焚书、改史已经让很多原来的真相越来越模糊。   焚书是暴君干的,篡书则主要是儒家干的。篡书对文化的伤害,比焚书更甚。   篡史是从汉武帝开始还是从唐太宗开始?   从司马迁开始,到刘歆父子达到高潮,代表作就是《古文尚书》。   宋明党争算不算专制下的民主,或是皇、宦、臣的三权分立?   都不能算,宋明党争只是专制机器自我调适机制的体现。在法家制度走得过于暴虐的时候,儒家就会出来加以调适。   是不是就如内法外儒一样,相互更迭?   是啊,内法外儒,或者法儒互补。法儒二元论是中国专制社会的基本逻辑。   “三位一体”是华夏传统文化价值的轴心   越来越感觉中国从发展实践到理论基础都到了一个转折点,转了就是新生,固守就很难预料。不知您有无同感?   中国现在最纠结的是西方文明和中国文化这两个齿轮不能咬合在一起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都处理得很好。   两个齿轮不能咬合在一起?   在西方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只要加上一个制度的转换器,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都是如此,现成的经验。   日本相对好解释,日本基本没有真正集权过,都是大名、内阁、军阀和天皇的博弈。韩国值得学习。   其实台湾也值得学习。   台湾最值得学习。撇开制度层面,单说文化本身吧,本土传统文化有没有跟人类共同价值对接的插口?这个问题,始终是学界争议的焦点,至今没有达成必要的共识。   在我看来,晚期儒学的阳明心学,就极具现代哲学思辨色彩,而原儒学说中亦含有积极的人本主义因素,如孟子的“君轻民贵”观点,跟人类共同价值相当接近,但孟子的此类思想并非儒家原创,而是源于墨家的外围思想。早在2000多年前,墨子就以卓越的见识,提出“兼爱”(今译“博爱”)、“非攻”(意指和平)、“尚同”(接近平等语义)、“天志”、“明鬼”(属于终极关怀范畴)和“非乐”、“节葬”、“节用”(属于节俭领域)等。   在先秦诸子的谱系中,只有墨学能够跟现代人类价值作无缝对接。但奇怪的是,在“新国学”的热潮中,墨子始终是被饱受冷落的侍妾。   “孔制”的基本文化特色如下:   第一,礼(伦理)高于法,以伦理立法,最终形成道德审判的宗法格局,并依赖民众之间的道德监督来维系社会秩序;   第二,姻亲关系高于契约关系;   第三,外部关系(“三纲五常”)高于内部关系(道德内省);   第四,记忆高于想象,经验高于逻辑,过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