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江浩荡的人文气象
湘江浩荡的人文气象
暮秋时节,岳麓山的枫叶红了。站在岳麓山巅望满谷的红枫,心中燃烧着一种久违的激情。自从湘江航电枢纽拦江蓄水,江城的秋天就不见了往日湘江干涸的惨景,裸露的河床和浑浊的江水,便一去不复返了,重现眼前的是久日盼望的“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新美景色。
中国论文网 /5/view-7246439.htm
湘江,是长江中游南岸重要的支流,干流全长856公里,自西南向东北斜贯湖南省东部全境,途径永州、衡阳、湘潭、长沙等17个县(市),汇入洞庭湖。2013年5月,国家水利部和水利普查办认定:“湘江源头在永州市蓝山县紫良瑶族乡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狗岭。”从此,蓝山被正式确定为湘江的源头。
从远古流来的湘江,虽然它只是中华神州大地的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但数千年来,它承载的历史文化丰盈积淀和近现代文明的厚重璀璨,犹如灿烂星空的那条银河,放射着无比夺目、照耀人世的光芒。
我是湖南浏阳人,浏阳河是湘江的支流,我也是喝湘江水长大的。因此,对于湘江这条母亲河的爱与神往,胜过对自己生命的珍视。对于湘江的遥远昨天,乃至今天的寻觅、阅读、思考,就自然多了一些凝重、苍凉和激越。而今天,我要在本文里侧重叙说的是湘江独特的物华景观和浩荡的人文气象。或许这样,最能表达它的灵魂精义、天地肝胆、江海情怀和精神形象。
湘江,是一条乡愁浓郁缠绵的江。
只要我一翻开《离骚》读到“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就仿佛看到一位形容枯槁的老人站在江畔,任满头披发在日暮的江风中飘拂。他望着滔滔江水沉吟:“哀民生之多艰,吾心向善,虽九死其犹未悔。”然后,怀抱一块大石头,一头栽进汨罗江。这就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是抱着忧国忧民的家国大愁而投江明心的。这份沉重和悲怆,是数千年来的龙舟竞发都无法承载的,因而著名的《乡愁》作者余光中发誓“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与永恒拔河”。唐代诗人杜甫也曾经支撑着自己清瘦的身躯,在湘江岸边寻幽访古,留下了“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的诗句。而坐在江边“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更是全身心地被潇湘沃土缠绵乡愁的浸染,不仅写出了“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意有所极”“梦亦同趣”“余无以穷状”的《永州八记》,更有反映湘江沿岸底层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不朽之作《捕蛇者说》广传后世。柳公在文中悲叹“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役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如此,另一种滋味的乡愁,不能不令人刻骨铭心。只要沿湘江泛舟而下,现在依然可以看到江岸山碧如翠屏,林壑掩古寺,老树依瓦屋,泉飞深涧,雁越群峰,花草拂路的秀美画卷。如果你走进江边的靖港古镇和乔口渔都,这里的层楼树影,古阁回廊,临水街窗,倚岸栏杆,柳影花光,还有石板铺就的街道,小楼的灯笼都会挂满缠绵乡愁,和遥远岁月沉淀在?G乃水中与木船上的渔歌丽韵。而隔江相望的铜官窑,早在唐代就有大量的陶器远销南亚和北非,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从沉在海底的“黑石号”上打捞出来的5万多件长沙窑的陶器,就可以让我们想象当时湘江之滨陶城的红?唐婀塾氪烧蚴⒕啊>菔妨霞窃兀?“釉下彩”最初就是从湘江边的铜官窑烧出来的。当时盛传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流行说法,就形象地描绘了铜官窑技艺的神妙无双。不仅如此,把诗词和广告的创意融入铜官窑的陶器之上也是长沙人的首创。如陶器上的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怨我生迟,我怨君生早”,“去去青山远,行行胡地深。早知今日苦,多与画师金”,“春水春池满,春明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以及“郑家小口天下第一”的广告语,就可以看到1100多年前湖南当时的开放胸襟、文化异彩和流向世界的别样乡愁。即使到了20世纪中叶,湖南画家齐白石笔下的莲蓬、虾影,作家周立波书中的《山乡巨变》,都仍然散发着浓郁缠绵、扣人心弦的乡愁、乡音、乡恋。
湘江,是一条文化悠远卓绝的江。
讲到湖湘文化久远的历史渊源,我认为“三皇”中的炎帝创立的农耕文化,如《周易“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就为其奠定了文化之基,而后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他弘扬的孝敬父母、谦恭礼让、以德治国、举贤任能的道德文化,同样深植于潇湘沃土,滋养着湖湘文化的久远源流,渐成江涛澎湃于神州大地。自从20世纪70年代在湘江东岸马王堆出土的西汉长沙国利苍及其妻、子的墓葬和发现的30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尤以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织技高超的素纱禅衣的重见天日,惊绝于世。相隔20年后,在走马楼出土的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内容的三国吴简,都以月轮开残照、文字若玉鉴、辉耀古今的卓绝之灵,鲜明而凝重地展示出千古长沙的深厚文化积淀,放射出湘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