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死 亡 伦 理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 李 勇 一、死亡观的演变 1、关于人的死亡的看法 古代宗教迷信的说法:死亡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 人们常识中的理解:死亡是个体生命的终结。 生物医学的死亡观:死亡是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停止。 社会学的死亡观:死亡是一个社会存在和文化体的消失。 现代死亡定义:死亡是人的本质特征的消失。一个人全脑机能出现不可逆丧失即为死亡。 2.死亡标准 传统死亡标准(心肺标准): 心跳、呼吸停止; 血压消失; 体温下降。 现代死亡标准(脑死亡): 无感受性和反应性; 无自主呼吸运动; 无反射; 脑电波平坦。 3.脑死亡标准提出的意义 A、使死亡标准更趋科学化。 B、有利于人类更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 C、可以促进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 二、安乐死的伦理争论 1.安乐死的概念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语“euihanasia”,意指安然、快乐的死亡及无痛致死术。 安乐死(euthanasia)的现代定义: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濒死状态时,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鉴定和有关部门的认可,用医学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的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全过程。 2.安乐死的分类 按采用手段分: 主动安乐死(积极安乐死),即采取某种无痛致死的措施加速病人死亡; 被动安乐死(消极安乐死),即中止维持病人生命的措施,听任病人死亡。 按执行方式分: 病人执行、家属执行和医生执行的安乐死。 按病人志愿分: 自愿安乐死,即在病人自己提出要求或预立遗嘱的条件下实施的安乐死; 非自愿安乐死是指已昏迷或因精神、意识原因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的病人,由病人家属或监护人或其他有关人士提出实施的安乐死。 3.安乐死的伦理争论 支持的意见: A、安乐死符合人道原则,它为病人解脱了死亡痛苦; B、安乐死体现生命质量、价值原则,维护了人的生命尊严; C、安乐死遵循自主原则,临终病人应有安乐死亡的权利; D、安乐死合乎社会公益原则,减轻了社会、家庭的负担; E、安乐死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反对的意见: A、活着是每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本人也无权处置自己的生命,侵犯了人的生命权; B、安乐死违背医务人员的职责,不符合人道主义; C、安乐死的志愿难以确定,因为人有求生的本能; D、由于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错误,会造成病人错死; E、安乐死有碍医学进步,医学发展可能使绝症不绝; F、安乐死为借刀杀人打开了方便之门,有社会危害。 1976年美国加州通过《自然死亡法》,在世界上首次为被动安乐死确立合法地位。至今约有40多个州实施了与绝症晚期病人死亡权利有关的法律,但所有的州都禁止主动安乐死。 规定的条件是: 本人申请; 公认患有不治之症; 死亡痛苦影响到人的尊严; 主治医生及多数医生意见同意; 上报司法部门同意。 2001年荷兰通过了《安乐死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实施安乐死的国家。承认自愿条件下的主动或被动安乐死。 三、临终关怀的伦理分析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的概念:主要指为濒死病人提供照护服务。亦指为临终病人提供安息场所。 1976年英国桑德斯创办伦敦“圣克利斯多福临终关怀院”; 1988年我国首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在天津成立。 实施对象是临终病人并延伸至其家属。 服务内容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支持和照护。 工作地点可以是临终关怀院、所、病房,也可以在家庭。 工作期限从病人临终期到家属居丧期。 临终关怀的提供者有医护人员及社会工作者、志愿人员、宗教界人士以至于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 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 A、显示了人道主义精神; B、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C、是一种易为人们接受的临终处置方法。 临终关怀的医德要求: 照护为主的原则 适度治疗的原则 心理护理的原则 全方位照护的原则 人道主义的原则 临终关怀的目的:不在于治疗疾病,挽救生命,而在于控制病症,减轻痛苦,提高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 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伦理障碍 1、中国传统文化内含的生死观。 2、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下形成的孝道观。 3、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缺失。 4、老年人自身的道德教育滞后。 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伦理展望 1、临终关怀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2、临终关怀是一项造福于人类的事业。 3、临终关怀是需要人人参与的一项光荣事业。 沈文盛点评: E、安乐死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这一点意见不能构成理由 并不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就是进步的表现,这也可能是退步的表现,它必须还拥有其它属性 沈文盛点评: E、安乐死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这一点意见不能构成理由 并不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就是进步的表现,这也可能是退步的表现,它必须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天津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答题模板专题精讲精练6 人口类综合题 .pdf VIP
- DB64 1522.1-2024养老机构安全应急处置规程 第1部分:老年人意外.pdf VIP
- 《食品科学概论》全套教学课件.pptx
- GB51158-2015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docx VIP
- 电机检修方案.doc VIP
- 一种高油脱盐乳清配料粉及其生产工艺.pdf VIP
- 日文简历履历书模板大全.pdf VIP
- 入团志愿书电子版其它工作范文实用文档-入团志愿书电子版.pdf VIP
- TZJ 3001-2017 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费用定额(完整版).doc.docx VIP
- 广州市番禺区东涌中学校本教材系列.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