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阴道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分析
经阴道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分析
[摘要] 目的 比较经阴道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防治。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2月~2012年6月经阴道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病例资料共118例,对经阴道与经腹两种术式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性生活质量与围绝经期症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瘤单个大小、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盆腔疼痛程度、下床活动时间及尿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中国论文网 /6/view-7188422.htm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术;经阴道;经腹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33-0051-03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生育年龄患者不但要保留生育功能,而且要美观微创。而子宫肌瘤数目过多或肌瘤过大时宫腔镜和腹腔镜等微创手术存在小肌瘤容易残留和残腔缝合止血困难的缺陷,宫腔镜和腹腔镜比较适用于较小的黏膜及浆膜下肌瘤。本研究现对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同期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2012年6月来我院自愿行手术治疗的118例子宫肌瘤患者。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有月经改变、下腹包块、压迫症状;妇查子宫增大,表面不规则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突起;超声检查符合子宫肌瘤表现。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指征:子宫肌瘤为良性,有保留子宫功能完整需求的患者,患者的阴道宽畅,盆腔无粘连情况。肌瘤数目不宜超过3个,单个肌瘤的直径为8 cm 或8 cm 以下,子宫体积不超过孕4 个月,活动度较好,且机体状态良好, 能够耐受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学活检结果均确诊为子宫肌瘤[2]。排除标准:脱垂子宫、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有手术禁忌证患者,伴有较为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内科疾病患者等[3]。入组患者均充分了解相关内容,要求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随机分为经阴道组(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组)66例和经腹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52例。经阴道组66例患者中,年龄35~48岁,平均(38.0±6.5)岁,平均病程(10.0±1.1)个月。肌瘤个数为1~3个,平均直径(5.1±1.9)cm。经腹组52例患者中,年龄33~46岁,平均(37.0±5.1)岁,平均病程(10.0±1.7)个月。肌瘤个数1~4个,平均直径(5.3±1.6)cm。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子宫肌瘤直径及个数、疾病分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 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探查子宫肌瘤所在部位、大小、数目,决定子宫切口,于子宫峡部贯穿止血带,暂时阻断子宫供血,根据肌瘤部位剔除肌瘤。
1.2.2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手术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络合碘消毒术野,合理选择阴道穹窿切口,翻出子宫,纵行切开子宫肌壁至瘤体组织,钳抓肌瘤并剔除。直径≥5 cm肌瘤可切成小块取出。缝合瘤腔,还纳子宫入腹,关闭阴道切口,必要时放置盆腔引流条。
1.3 观察指标
记录肌瘤单个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后定期随访,于术后30 d对患者及时随访,了解患者月经情况,检查阴道恢复及盆腔疼痛情况,有无围绝经期症状及性生活质量如何。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的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见表1。
2.3 经阴道组与经腹组术后观察结果比较
两组术后在盆腔疼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30岁以后妇女约1/5~1/4出现子宫肌瘤。由于肌瘤数目、大小、部位的不同,有的无任何症状(35%~50%)与不适,有的可引起出血、贫血、压迫症状、生长迅速等,则需手术治疗。即使需要手术,也因年龄、生长部位不同、生育要求的不同而术式各异,手术途径分为全子宫切除术、部分子宫切除术、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等[4]。由于传统的子宫切除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大,使其子宫失去正常的生理和生育功能, 故不被大多数年轻患者接受。1945年Bonney有句明言“为了纯属良性的肿瘤而将年轻妇女的子宫切掉,不啻一次外科手术的彻底失败”,这仍值得当今手术者深思[5]。对于中年子宫肌瘤患者,按目前保守手术理论,以切除为妥。然而,已有研究显示,子宫能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对妇女身心健康具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