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蔚县真武庙调查报告
蔚县真武庙调查报告
【关键词】河北蔚县;真武庙;壁画;古建筑;田野调查
中国论文网 /4/view-7073707.htm
【摘 要】自2007年至2014年,笔者经走访蔚县境内的622个村庄,发现了63座真武庙遗存,其中有30座残存壁画,为研究蔚县真武庙建筑形制、壁画流传、民间信仰等提供了实例。本文对蔚县真武庙的特点、建制与壁画进行介绍与研究。
一、真武庙调查
自2007年元宵节至2014年,笔者一共走访了蔚县境内的622个村庄,经过调查、查阅相关资料,或老乡口头流传等了解,据不完全统计,曾建有真武庙的村庄有181个,但因自然坍塌与人为损坏,现遗存真武庙63座,其中仅有30座有壁画[1]。
1.选址
对所调查的181座真武庙的选址情况进行分析,一般多建于城堡或村庄北部。有城堡的村庄,真武庙多位于城堡北部,其中位于北墙之庙台上的有118座例,位于北门顶的有2座例,位于北门外瓮城内或北门外高台之上的有5座例,建于北墙内侧的有14座例,建于堡内的有16座例,建于西墙上的有1座例;没有城堡的村庄中(包括山区或深沟中的村庄),真武庙位于村北台地上的有17座例;其他情况的有8座例。
2.建制
规模较大城堡中的真武庙,多由一组建筑群组成二进院落(封二,1)。从山门到正殿,其地势逐渐抬升,建筑一般包括山门、前殿、配殿、踏步、庙台、二道门、钟亭、鼓亭与正殿(北极宫),个别还建有耳房等附属建筑,正殿建于堡墙的庙台之上。少数真武庙对面还配有戏楼。
真武庙的第一进院多建于堡墙内侧,四周建院墙,正面开院门,一般为随墙门,硬山顶;一进院内如果建有过殿,过殿内一般供奉观音、关帝或地藏等神。过殿后面,于庙台前设踏步。庙台顶部为第二进院,四周建一圈低矮的院墙,院墙正面建有一座二道门,一般为随墙门,硬山顶。规模稍大一些的庙台,门内两侧建钟、鼓两亭。
真武庙正殿,也称北极宫,其建筑风格,除县城真武庙外,多具清中期以后的本地民居风格。除了真武庙建筑起脊更加高大,其梁架、檩、椽、挑檐木、梁托等木构的应用与民居十分相似。正殿以面阔单间者居多,硬山顶,少数较大的真武庙面阔三间或“坐二破三”(图一)。经调查63座真武庙,正殿中单间33座,三间20座,坐二破三[2]9座,五间1座。
除硬山顶外,脊顶稍有不同的有3座,即县城真武庙正殿为后歇山顶接前卷棚抱厦,蔚州镇北樊庄村为后硬山顶接前卷棚(图二),下宫村乡苏邵堡村的为上下二层结构(图三)。
3.石碑遗存
共发现了12通真武庙重修碑记与1处壁画题记(表一),碑文中很少有提及始创时间的,仅有代王城镇石家庄村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的重修碑记载了该村真武庙始创于明正德十年(1515),这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蔚县境内明确记载始创时间的真武庙碑记。
4.毁损原因
根据调查了解,蔚县真武庙主要毁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60年代中期,大多是因人为拆毁、年久失修与火灾等原因。毁于1940年代末期的,主要集中于下宫村乡、宋家庄镇、南杨庄乡等大南山北侧一带,其主要原因是战争时期因修建防御工事需要而被拆毁;毁于1960年代的,主要是“破四旧”与“文革”时期的人为破坏。还有一部分真武庙,是因为年久失修或火灾而坍塌。
二、地域特点
目前,对北方长城周边民间真武庙研究者主要有比利时的贺登崧(Willem A.Grootaers)与辽宁省的刘谦。贺登崧于1947年至1948年间,对山西大同和河北万全县、宣化(原属察哈尔)进行了民俗和方言调查,共调查了348个村庄和169座真武庙,并于1952年发表了《真武神志――察哈尔乡土传统的流变》[3]。上世纪80年代初,刘谦对辽东镇进行了系统考察,并在《明辽东镇长城及防御考》[4] 一书中对辽东地区的真武庙保存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2014年,笔者对陕北地区的明代延绥镇防御体系进行了考察,并对这一地区真武庙的遗存情况进行了调查。辽东、宣府、大同与延绥是明代长城九边中的四镇,从东部彼此相连一直至西部,蔚县位居其中,因而通过贺登崧在60多年前的田野调查、刘谦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考察以及笔者对陕北地区调查与蔚县真武庙考察之间的横向比较,可以归纳出蔚县的一些地域特点。
1.具有地域特色的称谓
在山西大同和河北万全县、宣化地区,“真武大帝的庙宇一般称为真武庙,在大同称为真王庙”[5]。在辽东地区,“在堡城内设上帝庙,但有的称作九天上帝圣母庙,有的称作上帝行宫,有的称作玄天上帝庙等,虽名称不一,但供奉的皆是北方之神”[6]。经笔者对延绥镇明代36堡遗存真武庙的调查,这一地区多称之为上帝庙或祖师庙。
经查阅方志、碑文或与老乡交流得知,蔚县境内对真武庙也有多种称谓,志书与碑文中多称之为真武庙或玄帝庙(宫)或玄天上帝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