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四章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咸阳闭塞小村“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 电话、手机、网络、QQ、MSN、飞信通讯方式 公路、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几组数据 世界上每生产4台电脑,就有1台出自中国的江苏!但我们生产1台电脑竟只能赚10个苹果的钱。 我国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拿出来向国外支付专利费。 “神舟六号”的逃逸塔,被称为航天员的“生命之塔”。美国进行全面技术封锁,俄罗斯开价2500万美元,而且只卖产品,不给技术。 1.索洛余值法(增长率方程) 美国经济学家索洛(1924-)在1956年提出了经济增长理论,在这一理论框架下,索洛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的“增长核算”分析。过对1909-1949年间美国经济数据的分析,他估算出总产出的增长率为2.9%,其中0.32%可归因于资本,1.09%可归因于劳动,剩余的1.49%就是所谓的“索洛剩余”,他认为这一剩余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后来的经济学家的测算也验证了索洛余值的存在,这也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要义所在,正是由于这个贡献,索洛获得198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利用中性技术进步生产函数提出的计算技术进步的方法。 假定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不变的条件下,估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首先估算一定时期内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以一定时期总产出分别减去劳动弹性与劳动价格乘积,以及资本产出弹性与资本价格乘积,余值就是中性技术进步对总产出的贡献。 应用实例 下表为某一地区1982—1995 年总产值 、资金投入 、劳动力等历史统计数据。 根据表1数据,用水平法算 出总产值、资金和劳动力在 1982—1995 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 参数按照国家规定分别选择 将上述数据代入增长速度方程 ,算出年平均科技进步的速度 进而可分析算出科技进步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资金增长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劳动力增长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 。计算结果如表 三、区域科技条件评价 例: 一台平板电视的“面板”,也就是显示屏,占到成本的70%;机芯,也就是“模组”,占到成本的15%,这两个核心部件占整机成本85%。核心技术的开发需要资金支持,也需要人才支持。在这些方面中国企业都很不足。以韩国三星为例,该公司每年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多达50亿美元,中国家电企业研发投入最高竟不超过3亿美元。 (一)科技人力资源 科技人力资源的定义 科技人力资源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既包括实际从事科技活动(或科技职业)的人员,也包括具有从事科技活动(或科技职业)潜能的人员。 科技人力资源的鉴别 两个主要依据:一是“资格”,即受教育程度,二是“职业”。具体来讲,科技人力资源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人:   (1)完成科技领域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学位)教育的人员,或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ISCED1997)的标准分类,在科技领域完成第五级教育或第五级以上教育的人员。   (2)虽然不具备上述正式资格,但从事通常需要上述资格的科技职业的人员。 分析以下几方面: 科技人员总量 科技活动人员 研究与开发人员 科技人力资源培养 从研究与发展经费总量,经费分布,经费来源三方面进行评价。 我们国家863计划的1/4、国家973计划的1/3都是由中关村的企业承担科研攻关的。 在深圳, 90%以上的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 (三)科技活动产出 主要形式是科技论文、专利、科技成果等 2006年,国内科技论文发表量达40.5万篇。SCI、EI和ISTP三系统共收录我国论文17.2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8.4%,跃居世界第2位。其中,SCI收录的中国论文为7.1万篇,占世界份额的5.9%,排在世界第5位。三系统收录我国高等学校论文14.37万篇,占我国论文总数的83.7%。 第二节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 一、技术扩散 (一)概念 技术扩散最早有熊彼特提出,技术进步有三个阶段,发明、创新和扩散。技术扩散指的是技术创新通过市场传播的过程。 (二)技术扩散的形式 空间梯度式 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将中原农耕技术传给西南少数民族,后西南少数民族又将农耕技术传给缅甸人 跳跃式 8世纪中期,阿拉伯商人将中国的罗盘、造纸术、火药传到欧洲;唐三藏去印度学取佛经; 双向对流式 (三)技术扩散模型 2、技术引进的作用 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 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制经费 提高劳动生产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