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真菌性皮肤病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皮肤科 梁云川 第十一章、真菌性皮肤病 真菌(fungus):真核细胞生物 最适条件: T:22~36; 湿度: 95%~100%; PH:5~6.5; 不耐热,甲醛、石炭酸、碘酊和过氧 乙酸可杀灭真菌 按菌落形态分: 按部位分 第一节 头癣(tinea capitis) 头癣: 指累及头发和头皮的皮肤癣菌感染 临床表现:(图表) 黄癣 白癣 黑点癣的鉴别 黄癣 4、脓癣(kerion): 由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发的 头皮强烈感染性变态反应 炎性毛囊丘疹—隆起的炎性肿块—质软,有蜂窝状排脓小孔,毛发松动、易拔—瘢痕 实验室检查: 1、镜检 2、滤过紫外线灯(wood灯)检查 黄癣—暗绿色荧光 白癣—亮绿色荧光 黑点癣—无荧光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临床+镜检+wood灯; 预防和治疗: 原则: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做好消毒 隔离工作。 治疗:服 擦 洗 剪 消; 病因: 红色毛癣菌(T. rubrum)、须癣毛癣菌(T. mentagrophytes)、犬小孢子菌等 临床表现: 如图: 病因: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 膏样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 2、角化过度型:干燥、角质增厚,粗糙脱屑,易发生皲裂、出血,不痒,有皲裂时疼痛 3、浸渍糜烂型: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并露出红色糜烂面甚至裂隙,痒。 病因: 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 絮状表皮癣菌、苏丹毛癣菌 酵 母 菌:念珠菌、马拉色菌 霉 菌:柱顶孢霉、短帚霉 2、远端侧位甲下型(DLSO) 多由手足癣蔓延而来 3、近端甲下型(PSO) 多通过甲小皮进入甲板及甲床 4、全甲毁损型(TDO) 是各型甲真菌病发展的最终结果,整个甲板破坏、灰黄、灰褐色,甲板部分或全部脱落,甲床残留,粗糙角化堆积物,甲床亦可增厚,脱屑,无自 觉症状 病因: 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 菌、热带念珠菌、乳酒念珠菌、季 也蒙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葡萄 牙念珠菌 2、粘膜念珠菌病 (1)口腔念珠菌病(鹅口疮) (2)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3)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 3、内脏念珠菌病: (1)消化道念珠菌病 (2)呼吸道念珠菌病等 预防和治疗: 原则:去除促发因素、保持皮肤清洁干 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必要时加 强支持疗法 1、外用药物治疗 2、内用药物治疗 思考题 1、各型真菌病的定义、致病菌 2、手、足癣的分型? 3、甲癣分型? 4、头癣的治疗方案? 诊断和鉴别诊断: 甲变色、无光泽、增厚破损+镜检/培养 预防和治疗: 1、外用药物的治疗: 常用于表浅和未累及甲根的损害 2、内用药物的治疗 第八节念珠菌病(candidiasis) 定义:是由念珠菌属的一些致病菌种引 起的感染,可引起皮肤粘膜的浅 表感染,也可引起内脏器官的深 部感染。 临床表现: 1、皮肤念珠菌病: (1)念珠菌性间擦疹: 局部潮红、浸渍、糜烂、届清,边缘 附着鳞屑,外周常散在炎性丘疹、丘 疱疹、脓疱,瘙痒或疼痛 (2)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3)念珠菌性甲沟炎及甲真菌病: 甲板增厚浑浊、出现白斑、横沟或凹 凸不平,单价表面仍光滑,甲下角质 增厚堆积或致甲剥离 (4)念珠菌性肉芽肿: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临床+镜检 预防和治疗: 1、外用药物治疗 2、内用药物治疗 第三节 手足癣 手癣(tinea manus):指皮肤癣菌侵犯指 间、手掌、掌侧平滑 皮肤引起的感染。 足癣(tinea peolis):是足趾间、足跖、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