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化学制药生产工艺条件探索 第五节 生产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 生产工艺规程是产品设计、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质量管理的汇总,它是企业组织与指导生产的主要依据的技术管理工作的基础,制定生产工艺规程的目的是为药品生产各部门提供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准则,以保证生产的批与批之间质量一致性,保证药品在整个有效期内保持预定的质量。 岗位操作规程包括岗位操作法和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OP)两个部分。 岗位操作法是对各具体生产操作岗位的生产操作、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要求。 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是对某项具体操作所做的书面说明并经批准的,它是组成岗位操作法的基础单元。 一、生产工艺规程 产品工艺技术规程是产品技术指导性文件,凡正式生产的产品均须制订,否则不准生产。其内容是规定该产品的制造(工艺过程及条件、原料、设备、人员、工时、周期及环境等),包装质量监控等各个方面,并作为“岗位操作”编制的技术依据。 根据《GMP》和工业标准化的要求,生产工艺规程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其内容叙述工艺沿革、技术依据、投产日期、采用过的各种合成路线及各路线的简要比较、收率和质量配比及各种反应条件、投产后的重大改进摘录等。 1.封面与首页 封面上应明确本工艺是某一产品的生产工艺规程。首页内容相当于企业通知各下属部门执行的文件,目次中注明标题及所在页码。包括批准人签章及批准执行日期等。 2.目次:工艺规程内容可划分为若干单元 3.原料药生产工艺规程正文 3.原料药生产工艺规程正文 (1)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 ①产品名称 a.国家标准(法定标准)。质量标准版本(如新药试行本)依据何药典?为什么?标准号,标准中的检测方法、储藏运输等。 B.企业标准(企业内部标准)。内部标准是建立在药典标准基础之上而制定的,高于药典标准的标准,并且根据内标可把产品分为优等品和合格品。 C.出口标准。依据国外客商要求制定的标准。 ②临床用途。按药典或临床鉴定的用途定。 (2)包装规格要求及储藏。指成品包装规格、内衬材料、密闭、防潮、防热、避光等方面的储藏要求。 (3)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及规格(包括水质) ①质量标准。指本厂现行的质量标准,要列出具体控制项目和控制指标。 ②规格。包括包装材料、说明书,装箱单等的材质规格、形状等。 ③制订原辅料的质量标准。对特殊要求的个别原辅料应注明化验方法及产地等。 (4)化学反应过程及生产流程图(工艺及设备流程图) ①化学反应式 a.化学反应式要平衡; b. 写出主反应式; c.写出副反应式和辅助反应式; d. 在反应式下标出名称,产物注明相对分子质量(以最新国际原子量表为准)。 ②工艺流程图——以符号表示 符号: “口”表示物料名称,如水;用“O” 表示过程名称,如中和; “-”表示走向连接。 ③设备流程图要求 a.设备相互之间的相对比例应接近实际; b.设备相互之间的垂直位置应接近实际; c.走向“—”以实线表示; d.个别设备需表示内部结构的可在轮廓图上作部分剖视; e.并列的设备只画一个即可。 (5)工艺过程 ①原料配比。摩尔比和质量比。 ②工艺过程 a.写出所有工序的工艺过程; b.写出涉及到的主要工艺条件和工艺参数终点控制; c.写出波动范围(允许比岗位操作法规定大些); d.要有定量概念(必须要标出数字); E.要涉及到所有物料(包括副产物、回收品)的走向; f.有中间体及成品的返工方法; g.注意事项。 ③重点工艺控制点 a.要用表格叙述; b.指工艺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c.处理方法:只要标明名称,具体方法见岗位操作法。 (6)中间体、半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①写出所有中间体(半成品即粗品)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 ②检验方法只说明具体的名称,如酸碱滴定法、气相法等。 (7)技术安全与防火(包括劳动保护、环境卫生) ①防中毒: a.毒物的毒性介绍; b.各种毒物的防护措施; c.中毒及化学灼伤的现场救护; d.了解毒物的最高允许浓度,辐射波的最高允许强度及中毒症状等; e.有毒物料泄漏的现场处理法; f.其他必须说明的防中毒、防化学灼伤、防化学刺激及防辐射危害的事项。 ②防火、防爆 a.了解易燃易爆物品的级别、分类、沸点、自燃点、闪点、爆炸极限; b.易燃易爆物料所要求的防火、防爆措施及制度,包括安全防火距离等; c.各种物料、电器设备及静电着火的灭火方法和必备的灭火器材; d.容器、设备要专用,以防混装后发生意外; e.其他必须说明的防火、防爆事项。 (8)综合利用(包括副产品、回收品的处理)与三废治理(包括三废排放标准) ①列表说明副产物及废物的名称、岗位、排放量主要成分、主要有害物含量、处理方处理后的排放量及其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副产品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