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文景之治”四十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说“文景之治”四十年

正说“文景之治”四十年   第十一节 国戚难题 中国论文网 /4/view-7083832.htm   为了对抗功臣集团,汉文帝需要有新的足以平衡功臣集团权势的集团。他推行的“亲亲之道”,施惠的对象除了皇亲,另外的就是国戚。国戚有他的母亲薄太后家的亲属,以及他自己的皇后窦皇后家的亲属。   但是汉文帝当时面临着一个政治禁忌:皇族与功臣这两个权势集团是在消灭了吕氏这个最强势的外戚集团后把自己推上台的,如果他再来扶植外戚,显然会大大激化与这两个集团之间的矛盾,政治风险极大。所以,他对于外戚的处理非常的谨慎。   舅舅的难题   汉文帝唯一的舅舅薄昭据说是位“忠厚长者”,我们看到在群臣诛杀诸吕后迎立汉文帝的过程中,薄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薄昭是汉朝建立后才从军的老兵。大概是因为姐姐为汉高祖生了儿子的缘故,他来到汉高祖的宫廷,当了一名侍从“郎”。也因为姐姐不得宠的缘故,他在宫廷和朝臣中都比较谨慎,获得这个好名声。   进了长安后,这位皇帝的舅父起初依然保持本色,继续当他的“忠厚长者”的角色。先是作为“中大夫”,在汉文帝即位后被任命为车骑将军,迎接薄太后来长安。又被封为“轵侯”,是万户侯。   后来薄昭一直是将军的身份,有时也要做和朝臣沟通的工作。还可以看到,皇亲之间的问题,汉文帝也会请他出面来沟通。   汉文帝登基满十年的时候,这位国舅将军出了大问题。不知为什么,他把朝廷派来的使者给杀了。这是藐视朝廷的重罪,没有办法开脱的。汉文帝不忍心按照法律来处理。他要公卿大臣们找薄昭聚会饮酒,暗示他自行了断。可是薄昭一点不领情,不愿自杀。汉文帝逐渐加大压力,索性指示朝臣穿上丧服到薄昭家去哭丧,这下薄昭觉得面子丢尽,只好自杀了。   后来的皇朝政治家们几乎都指责汉文帝的这个做法。夺了汉朝皇位的曹丕是一个公开赞扬汉文帝的皇帝,不过也指责汉文帝对于舅舅的态度。他说:皇帝对于自己的舅父这样的长辈亲戚,只应该好好奉养,而不应该给他过分的权力,否则就容易触犯法律,只好坏了亲属情分。唐朝的宰相李德裕也说,汉文帝使薄昭自杀这件事很果断,但薄昭是太后唯一的兄弟,这样果断处理会伤透了母后的心。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专门发表评论:既然贵戚犯罪,就一定要按法处理,“法者,天下之公器”,善于执法的,就应该“亲疏如一,无所不行”,才能够使人不敢轻易犯法。但是汉文帝不找良师为薄昭辅导,却让他去管军队,养成骄横的脾气,直到杀死朝廷使者,显然已经是无所顾忌,祸患是汉文帝自己造成的。不过他也认为,一旦薄昭做出如此对抗朝廷的事情,如果汉文帝还要去赦免他,那就更是昏君的样子了。   这些评论当然都属于事后诸葛亮式的点评。倒过来想一下,为什么汉文帝一直将薄昭作为武将,或许更有意思。   汉文帝这样的人事安排,应该是在功臣武将集团中掺入的自己亲信的既定方针。他从代国带去的旧臣,几乎都加入到军队系统。   比如力劝汉文帝进长安的宋昌,也是行伍出身,汉高祖时期已经有“都尉”(可以指挥某一战区或战役方向军官级别)的军衔,进长安后,被任命为“卫将军”,指挥京师地区的军队,封为壮武侯。汉文帝在位期间,宋昌一直保持着这个要害军职。另一个汉文帝的亲信郎中令张武,也是属于武将系列,一直替汉文帝警戒皇宫,战时则担任将军,率领独立的部队,隐隐具有制约其他野战军的意义。后来张武因受贿被揭发,汉文帝也是百般地庇护。   将错就错的皇后   最值得皇帝们信赖的就是外戚――也就是皇后的亲戚了。因为同姓的兄弟子侄太强大了,有取而代之的危险性。而皇后的权威来自于皇帝,外戚取代皇位的阻力显然也会比同姓亲属更高。这大概是历代皇帝最终总是信任外戚的主要心理因素了。   汉文帝的皇后是窦皇后。说起来,这是个将错就错的美丽误会的后果。窦皇后原来是清河观津(今河北枣强县)人。吕太后当政时,她作为“良家子”被选送到宫廷为太后的侍女。后来吕太后又决定将身边的侍女分别恩赏给已经分封的各位皇子,每位皇子5名。窦氏也入选。她很想被分到赵国去,一方面赵王刘如意是吕太后喜欢的皇子,可以有出头的日子,而赵国也离她的娘家比较近一点。她托人向主管的太监求情,关照千万要把自己排在去赵国的名单上。想不到所托的太监大概因为托的人太多,竟然把她错排在去代国的名单上了。名单一经上奏皇帝批准,就没有办法再更改了。窦氏满腹的委屈,大哭一场,被强迫带到了代国。   什么事情都有“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式的转机,到了代国后,代王刘恒却非常喜爱她,和她一连生了一女三男。代王刘恒当时的王后姓王,和代王也有过4个儿子――从这一系列生育子女的情况来看,所谓代王刘恒曾为母病陪侍三年的说法,有很大的可疑成分。   窦氏运气更好的是,代王刘恒被群臣推举为皇帝的时候,原来的王后已经病死,更离奇的是,那位薄命的王王后生育的4个儿子也先后夭折,只留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