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平府明代长城的修筑
永平府明代长城的修筑
[摘 要]明代永平府占据着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其境内明代长城的修筑,与明朝边防重镇“蓟镇”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高度成就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中国论文网 /4/view-7128014.htm
[关键词]永平府;明代长城;蓟镇;修筑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军事防御工程,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令国人骄傲,令世界瞩目。而永平府辖区内的明代长城是其中最精华的地段之一。
一
据《卢龙塞略小叙》载:“今九塞所急惟蓟与辽,而卢龙介二镇之间相为轻重,谋蓟者不忧夷而忧虏,谋辽者不忧虏而忧夷,卢龙兼之,比非一面之利害也。”(1)作为京师东大门的永平府可谓是边关重镇,地处于辽东镇与蓟镇之间,是北御蒙古、东拒女真的军事要冲,占据着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极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与边关军事防务的紧密联系,与边关军事防务中极为重要的长城的密不可分。
据《明史“永平府,元永平路,直隶中书省。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平滦府,四年三月为永平府。领州一,县五。西距京师五百五十里。”永平元年(1403年)永平府直隶京师。永平府辖卢龙、抚宁、昌黎、迁安县、乐亭五县和滦州,东西广三百里,南北袤二百五十里。境内明长城大都是沿着巍峨的山势和险峻的地貌蜿蜒起伏,与雄伟的燕山山脉浑然一体,主要分布于今天的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抚宁县、卢龙县、青龙满族自治县和及唐山市的迁安市、迁西县境内。自山海关老龙头起,向西横越境内北部,西至今迁西县龙井关一带,全长约为381公里,共有敌台约1060余座及墩台若干,沿线设有山海关、九门口、董家口、界岭口、桃林口、冷口、擦崖子、喜峰口、青山口等40个主要关隘。
永平府明代长城的修筑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高度成就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历经长时间的改进长城的各种设施愈益完善,从孤立的城墙发展成由山、海、关、城、台等共同构成的防御体系,增强了长城的防御功能;发展了土筑及石砌技术的同时,出现了砖石混砌、砖砌等新方法,使墙体更加坚固,便于施工;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长城建筑及其精妙之处在这里亦均有分布和体现。这里有各种长城城墙:砖城墙、石城墙、砖石城墙、劈山墙、山险墙、拦马墙等,各种形状结构的烽火台及墩台:圆形、方形、长方形、空心、石砌、砖砌等,而明代中后期建在长城城墙上的空心敌台也是形状各异,既有独立于城墙上的,也有依山坡半建在城墙上的,还有一半墙体,一半临悬崖的。其内部结构也多种多样、大小不一,完全的砖结构更充分体现了长城铸造者的高超技能。
二
永平府明代长城的修筑,是和明朝建立的九个边防重镇中的“蓟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据《明史“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蓟镇,亦称蓟州镇,乃明代长城九镇的第二镇,位当要冲,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永平府境内的明代长城当时即为其管辖。
蓟镇长城的修建最早始于洪武年间,《明史“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命大将徐达等备山西、北平边,自永平、蓟州、密云 西二千余里,关隘百二十有九,皆置戍守。”又《永平府志“明洪武十四年春正月辛亥,大将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一万五千一百人,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明洪武十三年冬,蒙古军数千人由桃林口入塞,劫掠永平府,明军指挥刘广战死。故于次年春,由大将徐达率兵一万五千一百人,修山海、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桃林口关也在此时重修。这也是明朝第一次大规模修筑桃林口关城,因军事战略位置重要,关城修建的级别较高,桃林口关成为明长城蓟镇总兵府的首任驻地,历三任总兵官,二十二年。管辖范围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绵延两千里。首任蓟镇总兵官为隆平侯张信,第二任为遂安伯陈志,第三任为陈敬京。以侯伯之级别的官员担任蓟镇总兵官,说明朝廷对蓟镇长城防护的重视。这段历史被后来的蓟镇总兵官、抗倭名将戚继光称为“侯伯开府”。
明成化十五年,蓟镇都督李铭特邀请侍御郑书撰写的《三屯营帅府题名碑》记载:“蓟润平营则外限戎狄,内属畿辅,乃天下第一重镇也。永乐即命重臣如张隆平、陈遂安,以伯爵充总兵备御桃林口,继以陈都督敬移镇狮子峪,天顺间又移置三屯营。”又据戚继光撰《重修三屯营城记》记载:“国初,捐大宁藩封界……故初镇桃林口,移于狮子峪,天顺又移三屯营。”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发生“土木之变”,蓟镇长城遭到严重破坏。景帝即位后,下令修复长城。“正统十四年十一月癸末,修沿边关隘。”(2)景帝景泰元年(1450年),“提督东京军务右佥提督御史邹来学修喜峰 东至一片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