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木版年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漳州木版年画

漳州木版年画   一 中国论文网 /5/view-7161430.htm   年画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之所以在很长历史时期大行其市,除了强大的民俗需要外,大概与它传说般牵扯上皇家也不无关系。   关于神荼、郁垒二神自商朝开始说法就有多种,至东汉蔡邕在《独断》一书记载,汉代民间已有将神荼、郁垒神像贴在门上当门神的习俗。梦寐不宁的唐太宗让秦叔宝、尉迟恭两位武将的画像成为镇宅门神时,年画的主要功能一直都是驱鬼辟邪。   到了大宋王朝,年画进入木版年画时代。   漳州木版年画有点出人意外。在当时漳州这座小城应是远离经济、政治中心的边地,却和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四川绵竹这些地方几乎同步,都是始于宋代,而盛于明清。   这个意外,与陈元光、王审知两次率大批军民入闽,以及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陆续南迁的客家移民――将中原文化直接融入有关;与史称“宋刻书之盛,首推闽中”――福建的雕版印刷技术当时领先全国有关。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这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标准的鸿篇大著在漳州印刷出版,可谓宋时漳州雕版印刷的一件盛事。明中叶以后,随着雕版印刷中彩色套印技术的成熟,木版年画和其它商业手工业一样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加上被称为福建历史上“四大商港”之一的漳州九龙江月港的兴起,漳州木版年画适逢其时,表现出它的强大生命力。   “闽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顾炎武语)从十五世纪末期至十七世纪,漳州成了“海舶鳞集,商贾成聚”的对外贸易商港,市井十分繁荣,是闽南的一大都会。明初严令“海禁”,但月港“山高皇帝远”, 朝廷鞭长莫及,反而成了沿海对外经济贸易的中心。――这是我们从各种文字资料上读到的当时漳州的空前盛况。可以说由于月港的崛起,风起云涌的海上贸易为漳州木版年画创造了外销机遇。当时漳州木版年画的传播区域,比同期其他地方的木版年画只大不小,它不但在当地,在闽西南、岭南一带广受欢迎,还远销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二   水量丰沛的九龙江流经月港奔腾入海。社会安定工商发达之时,交通运输特别是航运水系上的船只因之如过江之鲫穿梭往返,受地方经济和文化驱动的漳州木版年画,经宋代的孕育生长,至清代已是鼎盛时期。明清两朝当地人大批移居台湾,漳州木版年画也随之传入,在宝岛一脉相承而生根发展。   漳州木版年画作坊,其功能类似当代的出版社加印刷厂,并且从上游到下游勾连起长长一串生产链条。作坊的主体有“黑”、“ 红”房之分,前者印制文字书籍,其制品为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地考生应试科举的教材;后者专门印制欣逢喜事和过年过节所用的年画,以及冥事活动的“忏料”用品之类。作为作坊的核心技术、成败的关键,老板或家人一般都是画稿创作和刻板的高手。至于刻、画、印、调制颜料、裁纸、销售、采买材料等工种,雇用的自是具备该项技能的工人。其场地大小、雇工多少则视作坊的规模而定。   漳州木版年画的制作,先在规范平整的木板上镌刻画稿,分色版和黑线版,然后以“?版”工艺套印在纸上。所谓“?版”工艺,就是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色,经勾描和分版,每种颜色各雕一块版,遵循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顺序,逐色套印,最终完成一件近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其门画有粗幼神之分,“粗神”指的是以大红或朱红纸为底加以印制的门画;“幼神”是直接以本色纸印制,其人物背景的红色,也由木版年画艺人自己调制套印而成,无需预先送染纸房染过。雕版分阴版和阳版两种,印制“幼神”人物背景的红版为阴版。漳州木版年画在这种阴版的刻法和用法上属独创工艺。颜料上以矿物质结合本地盛产的植物性染料为主。纸张多来自闽西的玉扣纸、福书纸。   漳州年画的印制工艺特具,门画大胆采用红纸彩印,鲜艳夺目,斑驳灿烂,创造出了年画的独立体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一朵奇葩。而集漳州木版年画之大成者首推颜氏家族。世代为官的颜氏为地方望族,直到明末清初弃官入商的颜氏兄弟俩,因其出身书香门第,敏锐地从“出版、印刷”行业看到了商机,经营起与文化相关的年画作坊。当时的颜氏族人可能会心犹不甘,但在笔者看来却是个天大幸事,现如今若要说到漳州木版年画,绕不过去的就是具有标志性的颜氏家族。   相传明代漳州有木版年画作坊十几家,清至民国初,发展到二十几家。在市区香港路、东门街、厦门路、台湾路、联仔街,规模较大的作坊就有十多家。从南门头(靠近渡口)沿香港路至振成巷一带的颜氏家族年画作坊为漳州最大,雇工多达六七十名,经营着“红”、“ 黑”房两种业务。颜氏家族以一门手艺传承几百年的执著,经过世代打拼,其产业越做越大,到了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实力雄厚的颜氏商号先后以赎买形式兼并小作坊,奠定了行业垄断地位,聚集了大批前代旧版和同代版,各种版本相对齐全,给漳州木版年画来了一个大“汇总”。在今天看来,颜氏家族的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