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测量培训 曹先勇 目录 一工程测量的内容与流程 二、交接桩和施工复测 三、施工控制点加密测量 四、设计图纸的复核 五、施工放样 六、高程上桥测量 七、测量仪器的日常检验 八、既有线施工测量 一工程测量的内容与流程 二、交接桩和施工复测 1、交接桩的程序与内容 交接桩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参加,以现场点交控制点的形式交接。 与设计单位进行现场交接桩时应交接的控制点包括CPI、CPII平面控制点、二等精密水准点。 现场控制点交接完后还应进行测量资料的交接,包括:CPI、CPII平面控制点坐标及点之记;水准点高程成果及点之记;中线逐桩坐标;曲线要素表;断链表。与设计单位交接桩后,交接的桩点、资料应办理书面记录、各方签字存档。 三、施工控制点加密测量 一般,设计单位布设一对CPI控制点间距约为4km,相邻CPII控制点间距约为1km,相邻水准点间距约为2km,这样的点位密度还不能完全满足线下工程施工放样的需要,因此需要在设计单位布设的控制点基础上进行控制点加密测量。 1、加密控制点的布置与埋设 1.1平面控制点的选布 加密桩选点时应充分利用设计单位的CPI、CPII控制点,并结合施工放样的要求,加密点应按少而精的选择选布。 加密点应选埋在便于施工放样和保存的地方,应在设计单位的CPI或者CPII控制点间进行加密,两相邻加密点间的距离不应短于300米;相邻点之间要求通视,如采用GPS测量,加密点应埋设在开阔地带,远离高压线、发射塔、树木、房屋等遮盖物。选点位置直接影响GPS测量的观测质量,点位务必选在高度角15°以上无障碍物遮挡的地方。 2.1GPS观测注意事项 ①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作业计划规定时间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当某个测站没按计划到达点位时,应及时通知其他各测站,并经观测计划编制者同意对时段作必要调整,作业人员不得擅自更改观测计划。 ②经检查,接收机的电源电缆、天线电缆等项连接正确,接收机预置状态和工作状态正常后,方能启动接收机开始测量。 ③安置接收机天线时,天线的对中精度为1mm,并应利用脚架直接对中;雷雨季节架设天线时,要注意防雷击,雷雨过境时,应停止观测,并卸下天线。 ④每个时段观测前后,应各量取天线高一次,两次量测值互差不得大于2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当互差超限时,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记入测量手簿。观测中,作业员应逐项填写测量手簿。 2.2采用导线测量进行加密的技术要求 (1)网形设计 加密导线点应起闭于CPI、CPII控制点构成附合导线或导线网,因支导线缺乏必要的检核条件,不得采用支导线进行控制点的加密。 (2)精度要求 应按四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设计测角中误差为±2.5″。 3、水准点加密测量技术要求 3.1水准点加密精度要求 为满足线下工程变形监测的需要,水准点加密亦按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设计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为±1mm。 3.2二等水准测量作业注意事项 (1)二等水准测量使用的水准仪硬件要求等同于二等水准点施工复测。 (2)二等水准测量作业前应对水准仪的i角进行检查,i角不应大于15″,否则应进行校正。 (3)测量过程中应使用尺垫立尺,扶尺时应使用尺撑,使水准尺上的气泡居中,水准尺竖直。 (4)水准测量观测时,应按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的观测顺序进行,每一测段应为偶数测站。 (5)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必须互换位置。 (6)晴天观测时,应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 (7)一组往返测宜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 3.1平差计算 (1)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DS05或DS1级仪器应读记至0.05mm,使用电子水准仪应读记至0.01mm,平差成果取值至mm。 (2)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应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各项指标检查,各项指标应满足下表要求。 四、设计图纸的复核 1、平面线位的复核 应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曲线要素表、交点计算表、断链表复核线路逐桩坐标,应特别注意对断链桩坐标的复核;并对涉及到曲线要素、断链里程的所有设计图纸进行核对,所有图纸的线位数据应一致。 2、纵断面纵坡数据的复核 应对纵断面设计高程数据进行复核,并对变坡点里程进行核对,并对涉及到纵断面高程数据的所有设计图纸进行核对,所有图纸的里程、纵坡、高程数据应一致。 3、复核发现设计数据有不符之处时,应进一步核实,并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 五、施工放样 1、线形计算 1.1平面线形的坐标计算 根据设计资料的交点坐标及曲线要素,可算出直线及曲线内各个里程的坐标,算出坐标之后要于设计给的逐桩坐标进行对比,误差不应大于1mm。在遇到断链的情况下要分开计算断链前后坐标,避免出现里程对应不上的情况。这里推荐使用的免费测量软件是饮羽公路测设,道路测设大师,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