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创新.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 理 四时节气更变的调护 生活起居劳逸护理 饮食护理 陶冶性情 四时节气更变的调护 春季:除用食物药物补阳之外,应注意防止风邪侵袭。初春需有防寒措施,春末气候转暖,多做户外活动。 夏季:不要食凉,夜露,或湿地濡衣,但要通风降温;切勿恣食生冷瓜果,或误食腐败食物,前者可导致脾阳被遏,运化失常;后者伤食中毒,发生胃肠道疾病。 四时节气更变的调护 秋季调护:可用石斛或荸荠代茶,食白木耳、百合、萝卜等,达到生津润肺止咳,少食辛辣之品,衣着不宜太厚,做好防蚊防蝇,以防泄泻发生。 冬季调护:多食胡桃肉、红枣、阿胶之类补益精气,平时防寒保暖,在室内活动为妥,预防风寒外感。在冬季风和日丽之际,背日而坐晒太阳以补体阳,因督脉为阳脉之海。 生活起居劳逸护理 冬季应早卧晚起,春夏季应晚卧早起,延长午休,秋季就早卧早起。 适当散步,活动锻炼,情志要开达,使机体处于蓬勃生机状态。 老年人,气血两虚的慢性病或病后恢复期患者,可进行太极拳、气功等柔和的锻炼形式。 平时按摩四肢,用手心(劳宫穴)摩擦足底涌泉穴,每日2次,每次左右足各100下。 睡前用热水泡双足10分钟,可活络气血。 饮食护理 一般情况下,高热量、高维生素、富有营养、易消化而柔软饮食较好,并主张少量多餐。 忌食半乳品和乳制品。 急性发作期,吃无渣半流质饮食,避免冷饮、水果、多纤维素蔬菜,及其它刺激性食物。 虚寒体质的人,宜补气温中,可食牛、羊、猪、狗、鸡、鸽等家禽,及鲫鱼、青鱼等各种鱼类。洋葱、芥菜、南瓜、茄子、丝瓜、马铃薯、竹笋等。 陶冶性情 运用观赏,种养花卉,栽培盆景等,练习书法作画,下棋等等,以达到陶治情志,解除烦闷忧虑的目的。 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调的高低强弱,对人体产生不同的效应。 高亢激昂的歌曲,可以焕发精神,鼓舞斗志; 悠扬明快的歌曲,使人心旷神怡,胸怀开朗; 低沉凄婉的歌曲,使人心情抑郁,情志萧条; 洪亮和缓的歌曲,使人神情舒畅,怡然自乐。 * * 乙组穴,大肠俞,天枢各灸2壮,上巨虚灸4-5壮;甲组穴,中脘、气海各灸2壮,足三里灸4-5壮,水分灸2壮。足三里、上巨虚两穴要求有较强的感应。 乙组穴,大肠俞,天枢各灸2壮,上巨虚灸4-5壮;甲组穴,中脘、气海各灸2壮,足三里灸4-5壮,水分灸2壮。足三里、上巨虚两穴要求有较强的感应。 * 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推广技术 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 刘君奇 概述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的、非特异性的、以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炎症性肠病。根据其主要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的“久泄”、“肠癖”、“久痢”等范畴。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癌前病变  失治误治 慢性复发 迁延难愈 发病率增高 2%-5% >10年病程,癌变风险增加0.5-1% 主要症状 通常是隐匿性发病,临床主要症见程度不同的粘液脓血便、腹痛、腹泻等; 发病形式 可以是急性发病,出现急性腹泻,高热,腹膜炎的表现及毒血症等; 有一些病例是在急性感染(如阿米巴病,杆菌性痢疾等)后发病。 主要症状 若溃疡仅局限于直肠乙状结肠部位,大便可表现为脓血便或基本正常,可夹杂有粘液、红细胞及白细胞等,但没有全身性的表现。 若病变向近端发展,患者出现水样泻或脓血便( 10次/日),严重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同时伴有全身不适,发热、贫血厌食、体重减轻等。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UC的病因病机未明,证据显示与遗传、环境、饮食及感染等有关的肠道异常的免疫反应,但迄今没有发现特异的抗原物质。临床以20~40岁年龄者多见,男女发病率差别不明显。UC在欧美常见 。 感染 机体免疫 过敏 精神与神经因素 遗传 目前认为任何一种单独存在都不足以致病,本病是受到免疫遗传影响的宿主反应及外源性刺激交叉互相作用而发生的多因素疾病。 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诊断标准:按照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 (成都)修订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 主要病理改变:可见粘膜表层糜烂、溃疡形成和肉芽组织增生,隐窝脓肿或隐窝炎,上皮坏死,粘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间有炎性细胞浸润等。该病通常从直肠乙状结肠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可扩展至降结肠、横结肠,少数可累及全结肠。 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临床类型:分为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和暴发型。 初发型:症状轻重程度不同,可转变为慢性复发型或慢性持续型。 慢性复发型:多见,反复发作,一般历时3-10周。每日腹泻3-5次,粘液便、脓便、间或有血便。该型可转入慢性持续型。 慢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