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庾恩荣-墨江
【作者简介】邓起文,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墨江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普洱市地方志学会副会长,。《墨江县志(1978~2005)》主编之一,《墨江年鉴》主编,《墨江政务大事月报》执行主编,业余偶尔写点散文,以其自娱自乐。
滇商巨擘庾恩荣
邓起文(6000字)
一 身世
墨江碧溪古镇,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早在明代就有发达的商业。 “茶马古道”既是经济的命脉,又是文化的纽带,为古镇的繁荣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碧溪古镇出发,往南是茶马古道的源头——普洱、思茅和西双版纳;往北经新平、楚雄到大理、丽江和拉萨;往东经元江、玉溪到昆明、蒙自和河内。四面八方的商人、马帮在这里集聚,又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人流、物流、资金流,营造出浓厚的商业气息,在这样的氛围里,出现商业巨人已不足为奇。奇的是庾老大不仅把生意做到昆明、武汉、北京、上海和越南,还把赚来的很多钱财用到了公益事业上。
走进墨江碧溪古镇,满目皆是传统的庭院式建筑。一座气势雄伟的古城门,连接着一条石板铺设的古道,古道两旁商铺林立。沿街西行百余米,就是碧溪古镇的中心--十字街。十字街上有一座标志性建筑,名叫八角楼。就在八角楼下紧靠十字街的地方,一幢不是十分起眼的土坯瓦房,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房屋主人的故事,近百年来总是被人们津津乐道。清朝末年,这个屋子里走出了3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是滇商巨擘庾恩荣、“光复英雄,护国将军”庾恩旸、政商名流庾恩锡。这三个人是同胞兄弟,庾恩荣排行老大,庾恩旸是老三,庾恩锡是老四。由于他们在商、军、政等领域中作出过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庾氏三雄”,本文的主人公就是庾氏三雄的老大庾恩荣。
庾姓是一个以官命名的姓氏。墨江碧溪庾氏,明洪武年间自济阳分支,偕黔宁王沐英迁滇,旋至他郎之碧溪定居,世为他郎人。沐英(1345~1392)是明初重要将领,幼年散父,随母避兵乱,母又死,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从姓朱,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当时朱元璋已投郭子兴部下为兵,沐英小时是在战乱、兵营、征途中度过的;十八岁被授帐前都尉,开始担当军事要任;洪武三年(1370)授镇国将军,任大都督府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管天下兵马;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征讨云南;云南平定后,傅友德及蓝玉被诏回朝,留下沐英镇守云南,屯垦戎边,政绩突出,封为黔宁王。
碧溪庾氏始迁祖叫庾庭光,是沐英麾下的军人。按明制规定:驻军“军户”是“永充”的,并强制士卒随带家属,共同屯垦,不得改变,不得返回,实行七分屯垦,三分戎守操练的策略,富国强军。庾庭光来到云南,已经远离家乡几千里,既然不能返回故土,那就找个好地方住下吧!展转来到碧朔(现在的碧溪),发现碧朔是一块风水宝地,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庾庭光之所以看中这个地方,一是这里山峰奇秀,溪水环流,九座山峰合围成一个坝子,风水学上称之为“九龙归池”,虽然坝子不是很大,但是地肥水美,是从事农业耕作理想场所;碧朔东南面有一座山叫战将山,西北部有一块场地叫射箭场,是骑马射箭练兵习武的场所,当兵出身的庾庭光爱上这里亦在情理之中。二是这里经济发达,当时的碧朔已经是云南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四海客商在这里云集,先进的文化在这里融会,手工业、商业、服务业均比较发达,是从商赚钱的好地方。
庾庭光定居后历经二十余世传至庾国清。庾国清父母早亡,三岁就成了孤儿,由祖母抚养,长大后弃儒从商。赚了不少银两,后虔心孝顺父母。甲午战争失败后,当局签订了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忧愤交加,卧病不起。他在病危时,曾召集诸子嘱咐:“我中国之所以积弱至此者,由于国之不富与兵之不强也,非开矿经商不足以至富,非整军经武不足以图强,我死尔,诸子切勿忘乃父之意。”庾国清卒于清光绪甲午年(1894)重九日,时年四十一岁。庾国清的临终遗瞩,富有真知酌见,为孩子选择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后被其子一一践行,果然成就了一番大业。
二 经商
庾恩荣是庾国清的长子,字臣尧,泽汪,生于清光绪四年(1878),卒于1953年。庾恩荣十六岁时父母双亡,尚未成年就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他子承父业闯荡商海,先是赶着马帮“走坝子”,把当地的土特产品驮出去,再把外面的洋货驮进来,赚起商品的地区差。当时的碧溪人维生之道,多为经营农业和商业,农忙时节从事农耕,农闲时外出做生意,农商并举。当地人把到西双版纳、缅甸、泰国、越南等地做生意叫做“走坝子”,大概是所到之处坝子比较多的缘故吧。“走坝子”是十分辛苦并充满危险的行当,路途遥远,山路崎岖,江河阻隔,猛兽出没,强盗袭击,瘟疫流行,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人带来致命的伤害。有的走不到目的地便路死山头,有的返回不到家乡便病亡异乡,其中的凄风苦雨非经历者难于想象。南方人“走坝子”,与昔日北方人“走西口”十分相似。庾恩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