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教案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题目:雷竹笋采后生理及其贮藏技术研究 学 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生姓名: 洪长林 学 号 指导教师: 涂勇刚(副教授)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雷笋是江西省上饶市弋阳、万年等县的重要经济作物。近年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雷笋含有粗蛋白、脂肪、可溶性糖类、纤维素及无机、机盐等。其中,每100克雷笋中含粗纤维0.55克,适中的纤维素含量对排除肠道毒性或刺激有积极作用,能有效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健康,在肠癌预防上有极佳作用。还含有钙、铁等矿质盐类,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及维生素C等,能有效调节人体发育和新陈代谢的各种生理活动。粗纤维还可减少肠癌的发生,因此雷笋现已成为广大消费者接受,成为21世纪理想的健康绿色食品。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但是在一般条件下,雷竹笋采后易变质、老化,难于贮藏.目前主要通过罐藏、腌制和干制来延长供应期和扩大供应范围.通过本研究,寻找合适的贮藏方法,为未来雷竹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扩大销售市场、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新鲜商品笋。同时为下一步雷笋的深加工及商品化奠定基础。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雷竹的研究主要是基础研究;理化性质,生产栽培及其生理状态,功能性食品的生产, 富含天然产物应用等。对于其长期贮藏等技术的研究尚较少,本文主要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找出适合雷笋长期贮藏的理化环境。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主要参考文献: 【1】雷竹笋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张规富,张玲玲,杜六甫?-?《安徽农业科学》,2008, 36(3 【2】雷竹笋采后贮藏生理的研究林海萍,吴家森,付顺华,...?-?《江苏林业科技》,2002年第29卷第2期 【3】雷竹笋重金属含量及其与施肥的关系姜培坤,徐秋芳,罗煦钦,...?-?《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四、研究方案 本研究以雷竹笋为试材, 采用O 3、013% V C+ 015% 柠檬酸、0105% 多菌灵等不同处理方法, 考察其保鲜效果并分析贮藏过程中竹笋总糖、丙二醛、多酚氧化酶等物质的变化情况, 讨论不同处理对保鲜质量和有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为竹笋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五、研究的进度 前期准备 文献查阅 试验方案确定 仪器设备选择,调试 新鲜雷竹笋的采集(12月份) 具体试验 一、基础研究 1、总糖的测定2、电导率的测定3、呼吸强度的测定用红外线CO 2 分析仪测定CO 2 浓度4、丙二醛的测定5、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6、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测定 研究的进度 二、试验方法 1、不同温度的保鲜和生理效应 2、不同处理方法的保鲜和生理效应  三、统计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五、讨 论 六、预期结果 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研究了雷竹笋的采后生理变化和保鲜技术.预期结果,臭氧(O3)、0.3% VC+0.5%柠檬酸、0.05%多菌灵处理对雷竹笋均有较好的保鲜效果.采后雷竹笋经O3处理、4 ℃下贮藏可显著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和丙二醛的生成,降低呼吸强度,延长保鲜期.而对照的试样由于微生物的侵染不到10 d就腐败变质.另外,O3处理结合气调包装能有效降低竹笋总糖的消耗,减缓纤维化作用,较好地保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品质. 七、条件分析 本研究由江西农业大学天然产物与功能食品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和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提供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 八、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在保鲜研究中, 如何延长保鲜期和保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非常复杂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它涉及到复杂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一系列代谢活动。本研究采后的生理变化规律对发展高效的保鲜技术是非常有益的Λ低温贮藏(1~ 2 ℃)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能有效抑制竹笋水分的散发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然而,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不同的品种, 器官、组织对低温的耐受性是有差异的, 权衡保鲜期和保持风味和品质是一个关键的问题Λ 本实验中, 1~ 2 ℃的贮藏温度对所用雷竹笋有明显的冷害作用, 影响保鲜竹笋的色泽、硬度和品质。 因此本试验选用 4 ℃作为贮藏的适宜温度。 雷竹产业介绍 雷竹又名早竹、早园竹,别名雷公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是中国特有的优良的栽培食用竹种,春笋3月初至4月底出笋,秋笋10-12月出笋。 主要分布于浙江西北的丘陵平原地带,由于雷竹具有出笋早、产量高、笋期长、笋味美,年年出笋,效益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江西、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湖北、云南和贵州等省的部分县(市)和浙江的大部分县(市)广泛引种栽培。湖北省崇阳县发展特色经济,自1994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