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OK要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 滋 病 艾滋病(AIDS) 曾称为“爱滋病”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是由艾滋病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HIV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当今世界面临两大挑战: 恐怖主义 艾滋病 ------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诺贝尔和平奖) 全球每天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15,000人 因艾滋病而死亡: 8,000人。 病原学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病率死亡率周报》上报告了一种以免疫功能性缺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定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首次从艾滋病患者淋巴结中分离出一种新型逆转录病毒,1986年命名为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 病原学 RNA逆转录病毒 变异快,给研制疫苗带来困难 嗜淋巴细胞、神经性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 60℃以上可以迅速灭活,56℃30’能灭活,一般消毒剂均敏感、干燥以及常用消毒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但对紫外线、r射线不敏感 中和抗体少而弱。血中有抗体时,仍可传染。 AIDS患者 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 首例报告20年后,艾滋病已经变成了人类前所未有的最具毁灭性的疾病。 到2007年已有3300多万人感染HIV。 目前艾滋病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第一死因。 全球范围内,它是第四位的杀手。 中国情况 自从1985年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存HIV感染者约70万人,其中艾滋病患者8.5万人。 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疫情严重,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和广东6省区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全国77.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上显示:2010年12月(2010年12月1日零时至12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台港澳)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70782例,死亡1680人。其中,艾滋病发病3980例,死亡1142例。 临床表现 潜伏期: 一般2-10年(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 (一) 急性期 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类似血清病反应 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 血小板减少,CD4/CD8比例倒置 HIV-RNA,及P24抗原可呈现阳性反应 (二) 无症状期 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 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 无任何症状 血中有HIV标志物 有传染性 (三) 艾滋病期 (三) 艾滋病期 (三) 艾滋病期 (三) 艾滋病期 80年代单一用药AZT, 剂量较大, 现细胞毒性副作用多,易产生突变株。 1994年蛋白酶抑制剂经过4~5年研究而逐步推向临床,可以使HIV感染者体内病毒数量快速而持续下降。 1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 2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 3 蛋白酶抑制剂(PI) 4 融合抑制剂(FI) 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TTI): 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或ZDV); 地丹诺辛didanosine(ddl、videx); 扎西他滨Zalcitabine(ddc); 司他夫定stavudine(d4T); 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 阿巴卡abacavir(1592U89 、ziagen) 2、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NNRTI): 奈韦拉平nevirapine; 地拉韦啶delavirdine; 依非韦伦efavirene 3、蛋白酶抑制剂(PI): 沙奎那韦saguinavir;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