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水灾。 由水坝决口或山崩拥塞河道等引起; 3、毒气泄漏。 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4、瘟疫。 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而引起. 三、工程结构破坏现象 1、结构丧失整体性 2、承重结构强度不足 3、结构变形过大导致倒塌 4、结构构件连接支撑失效 三、工程结构破坏现象 1、结构丧失整体性 2、承重结构强度不足 3、结构变形过大导致倒塌 5、地基失效 6、非结构构件破坏 4、结构构件连接支撑失效 三、工程结构破坏现象 1、结构丧失整体性 2、承重结构强度不足 3、结构变形过大导致倒塌 1.6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 通过抗震设防,减轻建筑的破坏,避免人员死亡,减轻经济损失。 一、抗震设防目标及方法 1.总目标 具体通过“两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和“两阶段”的抗 震设计方法实现。 公路桥梁新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方向 ▽ 抗震设防标准——两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 ▽ 地震作用强度——地震动参数 ▽ 延性和位移设计——时程分析法 ▽ 能力保护设计 ▽ 特殊桥梁抗震设计 ▽ 桥梁减隔震设计 ▽ 合理的抗震构造 2.抗震设防目标(两水准) E1地震作用下,各类桥梁不受损坏或不需修复可继续使用; E2地震作用下,A类桥梁不受损坏或不需修复可继续使用,B、C类桥梁不致倒塌或产生严重结构损伤,经修复后可继续使用。 抗震设防目标: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公路桥梁,须进行抗震设计。 A类桥梁是指单跨跨径超过150m的特大桥; B类桥梁是指除A类以外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桥梁及二级公路上的大桥、特大桥等; C类桥梁是指除A、B、D类以外的公路桥梁; D类桥梁是指位于三、四级公路上的中桥、小桥。 3.“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 E1地震作用下的弹性抗震设计; 第二阶段: E2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抗震设计,采用延性抗震设计方法, 并引入能力保护设计原则。 抗震设防烈度 桥梁分类 6 7 8 9 0.05 0.1 0.15 0.2 0.3 0.4 A 7 8 9 9 更高,专门研究 B 7 8 8 9 9 =9 C 6 7 7 8 8 9 D 6 7 7 8 8 9 各类公路桥梁抗震措施等级 桥梁类别 E1地震 E2地震 A 1.0 1.7 B 0.43(0.5) 1.3(1.7) C 0.34 1.0 D 0.23 —— 各类桥梁的抗震重要性系数 桥梁的抗震重要性系数与桥梁结构和地震作用有关 注:高速公路上的大桥,特大桥,其抗震重要性系数取B类括号内的数值。 4. 桥梁抗震分析方法 静力法:等效静力法, 非线性静力法,静力弹塑性分析,又叫Pushover分析 动力法:反应谱分析方法,单模态、多模态 功率谱法,单模态、多模态 动力时程法(线弹性时程分析,非线性时程分析) 地震系数k:反映震级、震中距、地基等的影响 桥梁抗震设计流程 * * * * * * * * * * * * * * * * * * * 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以上两个地震带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98%。 2.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8.5级)死亡23.4万人。 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7.8级)死亡24.2万人。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20世纪全球两次死亡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均发生于我国。 3.我国的地震活动地区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 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 4.目前的地震形势 地震的发生有间歇性。一段时间内发生较频繁,一段 时间内较平静。 我国目前处于地震活跃期。 1.2 地震的一些基本概念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前列腺癌常见其他治疗进展》习题答案.docx VIP
- 高一作文巧遇(2篇).docx VIP
- 人人峨嵋台地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pdf VIP
- 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最全PPT【45页】.pptx VIP
- 血液透析中空气栓塞应急预案.ppt VIP
- 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pdf VIP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北京师大保定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9月份)(原卷全解析版).doc VIP
- Toshiba东芝软水机TS10-01 TS15-01 TS20-01用户手册.pdf
- 娄景书(娄景书).doc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2单词默写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