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与名师对话地理一轮复习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分析.ppt

2-1-1与名师对话地理一轮复习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3.18 88.53 23.89 23.04 72297 149497 2100 42.93 86.62 23.48 53.58 80671 150551 2090 42.44 85.61 22.68 53.88 81776 151785 2080 42.26 83.36 22.15 54.54 83705 153485 2070 41.89 82.58 21.52 54.77 84748 154731 2060 41.37 81.51 20.34 55.09 86459 156933 2050 41.03 75.95 19.88 56.84 89316 157150 2040 39.39 70.12 15.19 58.78 90790 154450 2030 36.31 56.68 11.33 63.82 94623 148255 2020 35.14 54.07 9.24 64.91 93321 143781 2015 34.06 51.06 8.06 66.20 91764 138619 2010 年龄中位数(岁) 抚养比(%)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 劳动年龄人口15岁~59岁(万人) 总人口 (万人) 年份 课时作业(十七)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不确定性:制约因素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2)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 二者与制 约因素的 相关性表 现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是一个合理值 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是一个警戒值 实质 概念 图示 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 30 7.35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90 2.25 地中海气候 100 9.30 亚热带季风气候 200 28.00 热带雨林气候 合理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合理人口容量(亿) 气候区 课时作业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 地理 · 课标版 考点回顾 1.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容量:2013年浙江文综9~10题,2011年四川文综1~2题,2011年天津文综12(2)题。 2.人口构成与人口问题:2013年广东文综5题,2012年山东文综7~8题,2012年广东文综3题,2011年江苏地理15~16题,2011年福建文综4题。 考势预测 1.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环境承载力是近几年高考考查频率较高的考点。 2.多以人口统计图(柱状图、曲线图、坐标图、金字塔图、正三角图)或人口普查的资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分析人口地区差异、人口问题对策的能力和对环境承载力的认识能力。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考情分析 考纲要求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影响 采取了鼓励生育和接纳海外移民的政策,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一些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会增加 对策及 今后变 化趋势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加大对资源、环境、就业、经济等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影响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们受教育水平高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原因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人口增 长状况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81 76 20.1 34 0.9 美国 85 78 18.4 118 0.7 法国 66 63 30.6 389 1.4 印度 75 72 19.5 143 0.6 中国 女性 男性 2009年出生时预期寿命(岁) 2010年0~14岁人口比重(%) 2009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2000~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 国家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现代科技知识的普及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低 低 低 现代型 (低—低—低) 产业革命后,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高 低 高 传统型 (高—低—高) 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抵御疾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 低 高 高 原始型 (高—高—低) 自然增长率 死亡率 出生率 原因 特征 模式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