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 刘恩梅 英文Asthma来源于古希腊语,是“喘息”的意思 哮喘的定义 由多种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这种气道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 受刺激后引起气道缩窄。 哮喘---全球性疾病 病 因 尚不完全清楚 多因素参与 遗传因素 Atopy-特应质 多基因遗传,遗传度70-80%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染色体5q31上的IL-4,IL-13和IL-4受体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 环境因素 呼吸道感染 病毒感染:小儿30~42%,婴幼儿高达90%,成人3% 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感染 细菌感染少数 吸入性变应原:虫螨、花粉、霉菌、宠物、蟑螂 其他:包括非特异性刺激物, 运动, 精神因素, 气候变化, 食物, 药物。 哮喘的发病机制 气道慢性炎症学说 免疫学发病机制 神经调节机制 免疫学发病机制 TH亚群失衡 Th1: IL-2,IFN-?,TNF-? Th2: IL-3,IL-4,IL-5,IL-13 等 神经调节机制 气道神经调节:胆碱能,肾上腺素能, 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NANC) 哮喘存在:?-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迷走张力亢进 1.急性发作期(exacerbation) 2.慢性持续期(persistent) 3.临床缓解期(remission) 症 状、 体 征 消 失 ,儿 童 肺 功能 恢 复:FEV1 或PEF ?80%预 计 值并维 持 四 周 以 上 咳嗽 喘息 胸闷 呼吸困难 呼气相延长,呼气相的哮鸣音 哮喘严重发作,经合理使用拟交感神经药物和茶碱类药物,呼吸困难不能缓解者。 嗜酸性细胞计数 血清IgE 皮肤过敏原试验 肺功能检查 1.舒张试验 2.激发试验 X线检查 血气分析 年龄3岁,喘息发作?3次 发作时肺哮鸣音 特应性体质 父母哮喘病等过敏史 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 1、2、5确诊 如喘息发作2次,并具有2、5,诊断为可疑哮喘或哮支炎 如同时有3和/或4条做诊断性治疗 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月,无感染症或长期抗生素无效 支扩剂(喘乐宁)咳嗽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个人或家庭过敏史、气道高反应性、皮肤变异原(+)辅诊 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毛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异物 肺结核 短效吸入型?2受体激动剂 全身性皮质激素 抗胆碱能药物 短效茶碱 并发症表现 肺炎 肺不张 气胸 纵膈气肿 小 结 哮喘的本质与特征 -气道慢性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哮喘的致病因素 -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哮喘的临床表现 -急性发作期表现 -哮喘持续状态 辅助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哮喘诊断 肺功能检查 诊断哮喘 哮喘评价 气流受阻导致的各种症状 病史 除外其他喘息性疾病 婴幼儿哮喘 年龄?3岁,喘息反复发作 发作时肺哮鸣音 支气管舒张剂有明显疗效 除外其他喘息、胸闷和咳嗽等疾病 试验:喘乐宁吸入;肾上腺素;FEV1?15% (+) 儿童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 鉴别诊断 治 疗 治疗原则 原则: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 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 持续期:长期控制症状、抗炎、降低气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自我保健 快速缓解药物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长效?2激动剂 抗白三烯药物 缓释茶碱 色甘酸钠 尼多克罗米 口服激素 长期预防药物 哮喘的药物治疗 * * 2 or more children are likely to have asthma In a classroom of 30 children 概 述 什么是哮喘? 1994年,WHO17个国家提出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 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特征 提倡吸入疗法 以吸入激素抗炎为主的防治 措施 以PEF为主的自我管理方法 世界上有1.5亿 哮喘病人 全世界每年死于哮喘的 病人有18万之多 用于治疗哮喘病的费用已 超过肺结核和艾滋病的总和 我国哮喘患者2000万 儿童哮喘的患病率: 0-14岁哮喘患病率:1988-1990年0.11-2.03%,2000年0.12-3.34% 我市儿童患病率10年前1.65%,2000-2001年达5.33% 80%在5岁以前首次发病,50%在三岁发病 男:女=2:1 哮喘的流行病学 病 因 发病机制 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哮喘认识“痉挛学说” 哮喘主要是支气管痉挛 舒张支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