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砲台實查-新北市立瑞芳高工.doc

基隆砲台實查-新北市立瑞芳高工.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隆砲台實查-新北市立瑞芳高工.doc

基隆砲台實察 酈仲明 壹、前言 基隆市、瑞芳鎮土地相鄰,脣齒相依,兩地地形、氣候相似,連地下資源也一樣,都是聞名全台的產煤之都,連多砲台的基隆,跟瑞芳都能攀上關係,如位居基隆信義區之深澳坑砲台,即位居兩市、鎮交界之山上,此砲台主控基隆山及瑞芳、四腳亭一帶的基隆河谷防禦,屬內陸砲台,不可否認,一部基隆歷史,就是一部基隆砲台史,基隆砲台數量、型式之多樣都是台灣少見的,了解基隆砲台才能了解基隆的地方特色,進而體認台灣的國際政治史。 然而去年,卻發生宵小在半夜裡以推土機從大武崙砲台正門下方之樹林,衝斷樹木、柵欄、石牆,浩浩蕩蕩闖入,一路挖掘到砲台營區,挖得千瘡百孔,欲尋找謠傳日軍埋藏之大量黃金,而轟動全台。古蹟的保存與認識不可不知,吾認為,心動不如馬上行動,乃立即備妥相機和家人騎上機車,想以下午半日之時間做基隆六座易達且重要之砲台考察之旅。 貳、砲台實察 一、深澳坑砲台 從地圖上知,此砲台距瑞芳最近,果然從住家騎車不到兩分鐘,即上培德路,再左上往天外天垃圾場之路,看到天外天垃圾場後,再依指示右上小路續進,此時但見墳墓處處,且越走路況越差,當時芒草蔽天,越走越感陰森,正想打退堂鼓,卻隱見幾座保存尚見完整之砲台,輕掩蓋機槍掩體九處及人員掩蔽部分,由現場觀察,該砲台主要監控基隆山及瑞芳、四腳亭一帶的基隆河谷,應屬內陸砲台。 二、槓子寮砲台 從天外天下來,經過港平新村,大香港後,穿越東光路,再上山往貢子寮砲台快速前進,一路顛簸,部分水泥地也是崎嶇不平,但總算很快就到達,首先看到的是營口衛兵室數棟沒屋頂的磚造營房,一間尚完整的水泥磚造廁所,再前行是一排洞窟式營房,最後是砲台陣地了,登臨其上,可眺望山下之海洋大學、八斗子漁港及北海岸,此砲台是早年基隆最大之砲台陣地,建築面積規模比海門天險還大,西元1901至1924年之日據時代,當時配有四座榴彈炮,防守八斗子一帶外海,目前保存完整,列為國定古蹟。 三、海門天險(二沙灣砲台) 從貢子寮砲台下來,沿東光路下山,再沿正信路上中正公園,入海門天險,從公園進入需步行而下,先進入砲台區,再下才是營房、城門,此砲台可說最近基隆內港了,長榮桂冠,火車站,對面牛稠港歷歷在目。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英軍意圖入侵基隆港,台灣道姚瑩、根據地形在港東二沙灣山上,鳩工建造此砲台,砲台城門上嵌有[海門天險]石刻方匾,派兵駐守,果然成功擊退來犯英軍,此砲台配有八座大小不一之阿姆斯壯大砲,此砲台全為國人設計、建造,現被列為一級古蹟。 四、獅球嶺砲台 離開海門天險後,即沿公園之壽山路下山,飛奔至成功國小旁之獅球路,再沿高速公路旁之小路上山,此時路更窄、更彎、更陡,登臨其上,往北望就是基隆港市之正南方位置,和平島清晰的矗立在遠方,高速公路之中興、大業二隧道就在腳下,往南看,就是八堵及往台北流去的基隆河谷,砲台下方另側即是全台最早之獅球嶺鐵路隧道,北邊出口的清代鐵路即沿今日之崇德路、安一路、再接港口,此砲台和鐵路隧道皆是劉銘傳聘英國工程師幫助建造的。此砲台是基隆最南最內陸之砲台,規模雖小,但卻是防衛基隆及台北的前哨站,目前殘存石造指揮所一座及扇型炮機一座,現被列為三級古蹟。 五、大武崙砲台 下了獅球嶺砲台,再沿崇德路、安一路,至基金一路208巷右轉產業道路,到情人湖門口後,續沿右側馬路上山,不久即到大武崙砲台門口,但見數部警車一字排開停留,數十員警荷槍實彈,裡外穿梭,尚有電視台記者拍攝採訪,原來數日前之夜裡遭宵小以怪手自大門下方之樹林侵入,推掉城牆一路挖掘到營區廣場,欲尋日軍埋藏之大量黃金,使二級古蹟遭嚴重破壞(見照片)令人心痛。但據92.3.14中國時報報導:3月13日受邀的三位日本老兵,渡邊光治等親自到現場勘察說明,[絕對沒有黃金],這三位曾駐守過貢子寮、白米甕和社寮砲台,來台前也親訪當年之大武崙砲台隊長 久保一臣證實,絕對沒有,當時黃金多存菲律賓、南洋,並未運來台灣,九份的煉金,也都運往日本九州。本砲台位標高220公尺之大武崙山上,建於西元1900至1924年之日據時代,設施相當現代化,有磚造營房、廁所、洞窟式營房、彈藥庫、觀測台、蓄水池、、、等一應俱全,當時配有四門榴彈炮,負責防衛大武崙澳,及萬里野柳一帶,是距基隆最遠之砲台。由於天色漸暗,乃火速前往最後一站-----白米甕砲台。 六、白米甕砲台(荷蘭城) 離開大武崙砲台後,沿安樂高中產業道路下山,接復興路,中華路,中山路,至光華路37巷再上山,也是一路路小、路窄、彎多,終在天暗之前登上白米甕砲台,但見四座砲台一字排開,左高地為指揮室,右高地為測候室,背後為基隆內港,前方即為浩瀚東海,極為壯觀,左下方即為70層樓高之3根協和發電廠之巨大煙囪,右前方可看到基隆嶼。本砲台在17世紀西荷東來時即已設置,故又稱荷蘭城,現有規模是日據時代於日俄戰爭期間修建而成。現列為三級古蹟,據92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