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 成员:马贵阳 乔丹丹 孙金星 重组和杂交的关系 (1)基因重组是在核酸分子水平上的一个概念,是遗传物质在分子水平上的杂交。而杂交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但其中包含了核酸分子水平上的重组。 (2)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 (3)真核生物中的有性杂交、准性杂交、原生质体融合以及原核生物中的转化、转导、接合和原生质体融合等。 微生物中各种基因重组形式的比较 (一) 转化(transformation) (一) 转化(transformation) (二)转导(transduction) 由P22噬菌体引起的完全普遍转导过程示意 (1)当P22在供体菌内增值时,宿主的核染色体组发生断裂,待噬菌体成熟与进行包装之际,有10-6 ~ 10-8个噬菌体的衣壳与噬菌体头部DNA核心大小相仿的一小段供体菌DNA(P22约可包装核染色体组的1%)误包,形成了一个完全不含P22自身DNA 的完全缺陷噬菌体,此即转导颗粒。 (2)当供体菌裂解时,若把少量裂解物与大量的受体菌接触,务必使其感染复数小于1,这一完全缺陷噬菌体就可把外源DNA片段导入受体细胞内。 (2)流产普遍性转导(abortive transduction) 定义:通过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菌的少数特定基因携带到受体菌中,并与后者的基因组整合、重组,形成转导子的现象。 特点: 只能转导供体菌的个别特定基因(一般为噬菌体整合位点两侧的基因) 该特定基因由部分缺陷的噬菌体携带 缺陷噬菌体是由于其在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低频率(约10 – 5)“误切”,或由于双重溶源菌的裂解而形成(约形成50%缺陷噬菌体) 局限转导噬菌体的产生要通过UV等因素对溶原菌的诱导并引起裂解后才产生。 分类:低频转导与高频转导 一般的转导现象中,从宿主染色体上切离时发生不正常切离的频率极低,故这种裂解物中的部分缺陷噬菌体的比例是极低的(10 – 4 ~ 10 – 6)。把这种裂解物称为低频转导裂解物 。 通过一般溶源释放的噬菌体所进行的转导,因其只能形成极少数(10 – 4 ~ 10 – 6)转导子,故称低频转导 (2)高频转导(HFT,high frequency transduction) 当用LFT裂解物以高m. o. i 感染E. coli gal–(不发酵半乳糖的营养缺陷型)菌株时,凡是感染有λdgal噬菌体任一细胞,几乎都同时感染有正常的 λ 噬菌体。这时λ 与λdgal同时整合在一个受体菌的核染色体组上,从而使它成为一个双重溶源菌(double lysogen)。当双重溶源菌被紫外线等诱导时,其中的正常λ 噬菌体的基因可补偿λdgal缺失的部分基因功能,因而两种噬菌体就同时获得复制的机会。所以在双重溶源菌中的正常λ 噬菌体被称为助体(或辅助)噬菌体(helper phage)。 双重溶源菌的裂解物中含有等量的λ和λdgal粒子,称为HFT(高频转导)裂解物。 3.溶源转变 概念:当正常的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而使其发生溶源化时,因噬菌体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的核基因组上,而使后者获得了除免疫性以外的新性状的现象,称为溶源转变。 性质:表面上与转导相似,而本质上不同于转导。 原因: 这是一种不携带任何外源基因的正常噬菌体 是噬菌体的基因而不是供体菌的基因提供了宿主的新性状 新性状是宿主细胞溶源化时的表型,而不是经遗传重组形成的稳定转导子 获得的性状可随噬菌体的消失而同时消失 定义:供体菌(“雄”)通过其性菌毛与受体菌(“雌”)直接接触,把F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核基因片段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得若干心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接合。 通过接合而获得新性状的受体细胞就是接合子(conjugant) 研究细菌接合方法的基本原理 F因子转导F-mediated transduction: 利用F’菌株与F–接合可将供体染色体DNA传入F– 菌株,从而使F– 既获得供体菌的若干遗传特性,又可获得F因子。这种接合方式叫做F因子转导,又称性导sexduction. (四)原生质体融合 原生质体融合 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借以获得具有双亲遗传性状的稳定重组子的过程,称为原生质体融合。所获得的重组子叫融合子。 S. Cerevisiae 的双倍体和单倍体细胞的比较 准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比较 2. 局限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 (1)低频转导(LFT,low frequency transduction) (二)接合(conjugation) J.Lederberg等采用E.L.Tautum(1946)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