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转向系设计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 动力转向机构 二、动力转向机构布置方案 2.布置方案 第五节 动力转向机构 二、动力转向机构布置方案 3.分配阀的结构方案 第五节 动力转向机构 三、动力转向机构的计算 1.动力缸的计算 第五节 动力转向机构 三、动力转向机构的计算 2.分配滑阀参数的选择 第五节 动力转向机构 三、动力转向机构的计算 3.分配阀回位弹簧 第五节 动力转向机构 三、动力转向机构的计算 4.评价指标 (1)动力转向器作用效能 (2)路感 (3)转向灵敏度 (4)动力转向器静特性 第六节 转向梯形 一、设计转向梯形应满足要求 1、内、外轮转角θi、θo关系正确,保证全部车轮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行驶,各车轮作无滑动的纯滚动运动。 2、转向轮有足够大的转角,保证给定的D min。 3、在汽车上有足够的高度,高于前部h min。 第六节 转向梯形 二、转向梯形结构方案分析 第六节 转向梯形 三、整体式转向梯形结构设计 第六节 转向梯形 四、转向传动结构强度计算 1.球头销 第六节 转向梯形 四、转向传动结构强度计算 2.转向拉杆 第六节 转向梯形 四、转向传动结构强度计算 3.转向摇臂 第七节 转向减振器 一、功用 衰减转向轮的摆振/缓和来自路面的冲击载荷 二、工作原理 1—皮囊 2—补偿室 3—阀座 4—补偿阀及孔 5—压缩阀及孔 6—活塞 7—流通阀及孔 8—复原阀及孔 第七节 转向减振器 二、工作原理 第七节 转向减振器 二、工作原理 示功图 第八节 转向系结构元件 一、循环球式转向 1、调整齿扇齿、齿条齿磨损的机构 要求:调整工作方便 方案:相当多,常用方案如图7—8所示 第八节 转向系结构元件 一、循环球式转向 2、螺杆滚道长度的确定 螺纹有效工作长度L1:根据转向轮最大转角确定 螺纹全长L:在L1基础上,与两端各加1/2~1/3圈。工艺需要。 第八节 转向系结构元件 一、循环球式转向 3、螺杆和螺母的螺距精度 要求:螺距精度为±0.005mm 四螺距误差要求0.015mm 装配时分组进行,常见分四组,少数分八组,同时钢球也分组,以保证传动效率足够高。 第八节 转向系结构元件 一、循环球式转向 4、壳体 壳体为容纳螺杆、螺母、齿扇的基础件,要求能容易的从壳体相应的孔装入上述各件。 齿扇向两端转动至接近最大位置时,螺母协同钢球进入不完整螺杆上滚道之前,应通过壳体对齿扇限位,防止钢球卡在螺杆槽内。 第八节 转向系结构元件 二、摇臂和摇臂轴的配合 转向摇臂与摇臂轴多用锥形三角花键连接,锥形可以保证实现无间隙连接。 摇臂与摇臂轴上应打印安装记号。 第三节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二、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7. i wmax 的确定 i wmax 过大带来下述问题: 1)转向传动装置刚度、强度不足; 2)转向器尺寸大、质量↑,在汽车上难于布置; 3)转向盘转动圈数n↑。 建议 i wmax 33 第三节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三、转向器传动副的传动间隙△t 1.转向器传动间隙特性 各式转向器的传动副,如: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齿轮与齿条传动副;循环球式转向器的齿扇与齿条传动副;曲柄指销式转向器的指销与蜗杆传动副等之间的间隙随转向盘转角的变化而变化,并称之为转向器传动副传动间隙特性。 当各处△t =0时,寿命短 当各处 △t≠ 0时,车轮会偏离行驶位置。 理想的传动间隙应当满足下述条件: 于直线行驶位置处△t =0 离开直线行驶位置处△t≠ 0,且逐渐增大 第三节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三、转向器传动副的传动间隙△t 1.转向器传动间隙特性 曲线1—新的调整正常的间隙特性 曲线2—使用磨损后的间隙特性 曲线3—重新调整后的间隙特性 第三节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三、转向器传动副的传动间隙△t 2.如何获得传动间隙特性 (1)? 循环球齿条齿扇式 ①??? 偏心法 特点:齿条的齿槽等宽;齿扇的齿变厚,且中间齿厚为正常齿,两侧齿齿厚依次减薄。 若O1与O重合加工后齿扇各齿齿厚相同 若O1与O不重合存在偏心距n,则各齿齿厚不同。 第三节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三、转向器传动副的传动间隙△t 2.如何获得传动间隙特性 (1)? 循环球齿条齿扇式——偏心法 αd—端面压力角; R—节圆半径; βp—摇臂轴转角; R1—中心O1到b点的距离; n—偏心距。 第三节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三、转向器传动副的传动间隙△t 2.如何获得传动间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