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05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有答案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镜片透明)和(中间厚)、( 边缘薄)。只要具有透明、中间厚、
边缘薄的结构: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物体图像)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大小)没有关系,而是和(凸度大小)有关——放大镜的(凸
度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凸度越小放大的倍数越小)【注:平玻璃是平的,因为没有凸
度,所以放大倍数为0】 。
5、使用放大镜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物体的细微之处)。如通过(放大镜)
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
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
灵敏得多。
7、如果固体物质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晶体),
如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等。【注:人们常误认为玻璃、松香、琥珀、珍珠是晶体。】
8、两个(不同倍数的放大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被放得更大了)。
9、(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是他首先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命休)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
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水中常见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
虫、团藻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
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需要食物或自己制造食物、需要呼吸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
的许多秘密。
21、用流程图表示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 放大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如:[(1)医药方面:利用显微镜发
现细菌、病毒,生产抗菌素类药如青霉素、链霉素等抵抗和制服疾病;(2)食品方面:
利用微生物酿酒、制作酱油、醋、霉豆腐、泡菜、奶制品、面包、馒头、腊肉等;
(3)农业方面:杂交水稻、土壤的改良和净化等;(4)生物工程方面:克隆、利用微
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5)电子方面:微型电子仪器,如微型电动马达,可在人体内
运行,担负运输和清除有害物质的工作等。]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3、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的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
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
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颗粒糖变为液体的糖浆,这一变化叫(物理变
化)如继续加热,糖浆炭化成黑色的炭一样,再也不是糖了,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
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新物
质)。
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时会熔蜡流下来
这是物理变化,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炭黑,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白糖
加热时熔化为糖浆,这是物理变化,继续加热,糖炭化变成了炭这种新物质,这是化学
变化。
7、(米饭)在口腔里与(淀粉酶)作用会产生(麦芽糖,所以有甜味)。
8、(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
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如多媒体课件将碘酒滴在白菜上,就不产生蓝色的物质。】
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醋酸钠)和(二氧化碳),
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0、(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名词单数变复数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VIP
- 《人大版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郑超然_程曼丽等)》.doc VIP
- T_CRES 0027-2025 离网型风氢储系统通用要求.pdf VIP
- 附件5 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完成情况_202012011458.docx VIP
- 202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GZ084舞台布景赛项规程+赛题 (2).docx VIP
- 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pptx VIP
- 深度学习在图像中的应用.深度学习在图像中的应用.ppt VIP
- 消防救援作战训练安全-消防救援队伍作战安全知识专题讲座.pptx VIP
- 高中英语2025届高考应用文介绍传统文化写作素材(高级短语+优美句式+范文欣赏).doc VIP
- 消防队伍的训练与作战.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