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1(黄前堂)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恶性肿瘤药物的 主要作用机制及注意事项 (一) 黄前堂 化疗药物的概念 广义的化疗药物是指对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所致疾病的治疗药物。 狭义的化疗药物 仅是指针对肿瘤的治疗药物,这些药物能作用在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上,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 肿瘤化学治疗的进展 1942年使用氮芥治疗淋巴肿瘤及1948年氨甲喋呤治疗小儿白血病作为现代肿瘤化疗的开端; 50-60年代使用的CTX、5-FU、MMC、MTX、长春碱等。 ——第一个里程碑; 70年代进入临床的PDD、ADM、适应症广,疗效提高。 ——第二个里程碑; 90年代抑制微管蛋白的紫衫类、喜树衍生物。 ——第三个里程碑。 抗癌药物的分类 根据药物化学结构和来源-传统分类法 烷化剂:氮芥(HN2)、环磷酰胺(CTX)、异环磷酰胺(IFO)、达卡巴嗪(DTIC) 抗代谢药:甲氨蝶呤(MTX)、氟脲嘧啶(5-FU)、阿糖胞苷(Ara-C)、6-巯基嘌呤(6-MP)、呋氟啶(FT-207) 抗肿瘤抗生素:阿霉素(ADM)、盐酸吡柔比星(THP)、丝裂霉素(MMC)、博莱霉素(BLM) 抗肿瘤植物药:长春新碱(VLB)、喜树碱(VCR)、长春地辛(VDS)、鬼臼乙叉甙(VP-16)、盐酸伊立替康(CPT-11)、紫杉醇(TAXOL) 激素类:强的松、地塞米松、甲地孕酮、氟他胺、比卡鲁胺 铂类:顺铂(DDP)、卡铂(CBP)、奥沙利铂(L-OHP)、奈达铂 根据化疗药物的刺激性毒性分类 --化疗药物渗漏后对局部组织的作用结果 发疱剂:指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或腐烂的药物 如:烷化剂氮芥、放线菌素D、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表柔比星、长春新碱、长春地辛、诺维本 刺激剂:仅引起渗漏部位发生炎症或疼痛的药物 如:环磷酰胺、氟脲嘧啶、博来霉素、替尼泊苷注射液、足叶乙苷、喜树碱、卡铂、顺铂 非刺激剂:指不易引起组织炎症或坏死的药物 如:阿糖胞苷、左旋门冬酰胺酶、甲氨蝶呤 根据抗癌药物细胞动力学分类法 —根据抗癌药物作用的周期或时相特异性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作用于各期,主要是G1期及M期,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剂量呈正比。 大剂量间断给药优于小剂量连续给药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作用于某一期,如S期或M期。只对细胞群中的一部分细胞有作用。 持续给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可提高疗效 细胞增殖周期和药物作用示意图 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分类法 (一)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二)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三)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四)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 (五)影响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 (一)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概述:本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大多与细胞生长繁殖所必需的代谢物质如叶酸、嘌呤碱、嘧啶碱等相似的化学物质,它们能竞争与酶的结合,从而以伪代谢物质的形式干扰核酸嘌呤、嘧啶和它们前体的重要酶的反应。从而干扰DNA的正常生物合成,阻止瘤细胞的分裂繁殖,因此又叫抗代谢药物。 一般为周期特异性药物 只作用于S期:如阿糖胞苷 主要作用于S期:叶酸、嘧啶和嘌呤类似物 作用于S期和S期前期:如甲氨蝶呤、巯嘌呤 (一)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根据药物干扰的生化步骤或所抑制的靶酶不同,可进一步分为: 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如巯嘌呤等。 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如氟尿嘧啶等。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甲氨蝶呤。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羟基脲等。 DNA多聚酶抑制剂:如阿糖胞苷等。 (二)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 药物分别破坏DNA结构或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影响DNA复制和修复功能:可进一步分为: DNA交联剂:如氮芥,环磷酰胺等烷化剂。 破坏DNA的铂类配合物:如顺铂等。 破坏DNA的抗生素:如丝裂霉素、博来霉素。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如喜树碱类和鬼臼霉素衍生物。 (三)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 药物可嵌入DNA碱基对之间,干扰转录过程,阻止mRNA的形成,属于DNA嵌入剂 。如:多柔比星等蒽环类抗生素 放线菌素D。 (四)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 药物可干扰微管蛋白聚合功能、干扰核糖体的功能或影响氨基酸的供应: 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如长春碱类和紫杉醇类等。 干扰核糖体功能的药物:如三尖杉生物碱类。 影响氨基酸供应的药物:L-门冬酰胺酶 抗肿瘤药物的作用靶点 (五)影响激素平衡 药物通过影响激素平衡从而抑制某些激素依赖性肿瘤。 如雌激素、孕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或其拮抗剂。 严格来讲应为内分泌治疗药物。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