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高压外科治疗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科处理 1.脑室外引流术 2.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3.外减压术 4.脑脊液分流术 5.内减压术 脑室外引流术 适应证 1.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的抢救 2.急性脑疝的抢救 3.开颅手术时或手术后用以降低颅内压 4.脑室内注入药物以治疗颅内感染(或恶性肿瘤蛛网膜下腔转移,特别是白血病) 5.脑室内有瘀血急需清除者 6.作脑脊液分流手术,放置各种分流导管 禁忌征 (1) 穿刺部位有明显感染者 (2) 有大脑半球血管畸形或血供丰富的肿瘤时 (3) 脑室穿刺必须十分慎重,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由于出血来源不明,为了避免穿刺损伤引起出血和致病菌组织,除了急救外,一般不作脑室穿刺 (4) 有明显出血倾向者禁作脑室穿刺 (5) 广泛性脑水肿,脑室狭小者; 三、操作方法与应用范围: 1、额入法(穿刺侧脑室前角):常用 (1)应用范围:常用于脑室造影和急救性引流 (2)方法:仰卧位 穿刺点: 发际上、中线旁开2~2.5cm; 或冠状缝前1cm、中线旁开.2.5cm 或发际内或冠状缝前2cm,中线旁开3cm 秃顶病人:眉弓上8~10cm,中线旁开2.5cm 深度:5~5.5cm 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两外耳道连线; 优点: 为侧脑室额角较大,易刺中,无脉络丛,便 于作脑室持续外引流术。但该处皮质血管较 多,大脑半球肿瘤时额角移位较多,到使穿 刺困难。 2、枕入法(穿刺侧脑室的三角区) (1)应用范围:常用于脑室造影、脑室一枕大部分流术和后颅窝手术及手术后作持续脑脊液引流; (2)方法:侧卧位 穿刺点: 枕外粗隆上方4~7cm中线旁开3cm 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眉嵴 深度:5~6cm 优点: 侧脑室三角区最大,易刺中,发生移位机会不 多或不 严重,且该处皮质血管少。但可能伤及脉 络丛而引起出血。作脑室持续外引流时,头易将 引流管压瘪致不通畅,伤口易受压。 侧入法(穿刺侧脑室下角或三角区) 经眶穿刺法(侧脑室额角底部) 经前囟法:适用于前囟未闭的婴幼儿 三、注意事项与并发症的防治 1、引流装置的最高点应高于侧脑室前角水平面15~20cm左右,使颅内压维持在稍高于正常范围; 2、颅内压过高时脑脊液不可一时引流过多过快,防止脑组织塌陷,导致颅内或脑室内出血,或后颅凹占位病变引起小脑幕裂孔上疝; 3、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引流瓶和引流管应隔日消毒或更换; 4、注意引流是否通畅,如引流管阻塞,应找出原因和及时处理,否则可迅速出现高颅内压意外,如引流管被血块或脑组织堵塞,可试用少量生理盐水轻轻冲洗,不能解除时应及时更换引流管; 5、引流持续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不超过15天。故应抓紧时机及早进一步进行检查和处理; 6、拔除引流管前应先试行夹管1~2天,观察病人能否适应,拔管后应防止脑脊液漏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脑室-腹腔分流术 头皮切口 一侧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术操作技术: 1、体位:仰卧、头偏对侧位约45°,手术侧肩下垫高20°。 2、头皮切口:起自颧弓向上—耳屏前1.5cm—绕过耳廓—绕顶结节后—至矢状线中点沿中线向前—至前发迹—形成大?形瓣 大骨瓣开颅指征: 1、严重的广泛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占位效应明显 2、急性硬膜下血肿出现脑疝者 3、弥漫性脑水肿/脑肿胀 4、外伤性颅内占位病变所致双瞳孔散大者 手术方式 根据导致难治性高颅压的原发病变部位,常分为2种术式: 1、一侧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术:适合于病变位于一侧或多发伤以一侧病变为主的难治性颅高压病人。 2、双额冠切大骨瓣开颅术:适合于病变位于双侧额颞顶或弥漫性脑水肿/脑肿胀,无明显中线移位的顽固性颅高压病人。 一侧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术操作技术: 3、骨窗:向前平皮缘,向下平颧弓上缘,向下距离中线2cm,其余部分紧邻皮缘下开窗,范围相当于一侧颅骨的至少2/3左右面积,平均12×15cm大小。 4、硬膜:十字或放射状剪开硬膜,大小接近骨窗,并有利于行硬膜减张成型缝合。 5、颅内操作:仔细检查,彻底清除血肿及挫裂/坏死组织,止血确实。 一侧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术操作技术: 6、术后要进行硬膜扩大减张成型缝合、以恢复颅腔的生理密闭性。硬膜修补材料可以是自体骨膜,颞浅筋膜,阔筋膜或人工硬膜补片。 7、术后逐层缝合颞肌,筋膜或骨膜,帽状腱膜及头皮。术后因创面较大,渗血较多,通常放置皮下和/或硬膜下残腔引流管。引流袋的高度一般与头部同一水平即可。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一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积极的微侵袭手术治疗方法,由于它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安全、操作简单等优点,是目前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新技术,这种技术拯救了大量脑出血的患者,使许多濒临死亡的病人起死回生,重新站起来,许多病人不但保住了生命,而且降低了后遗症。它比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