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技术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健康危险因素及慢性病的干预 医学与护理学院:王子微 第二节 慢性病的干预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如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 通过有效干预,能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延缓或逆转慢性疾病对身体的损伤。 二、常见慢性病危险因素 膳食结构不合理及能量摄入过剩 体力活动不足 使用烟草 滥用酒精 ——WHO 管好油瓶子 限制盐罐子 丰富菜篮子 勤端水杯子 迈开大步子 ——WHO 油25克 盐5克 奶100-200克 大豆类和坚果30-50克 动物类150-200克 蔬菜400-500克 水果100-200克 谷薯300-500克 水2.5-3 L 三、肥胖的干预 盘点那些英年早逝的“重量级”名人   2004年11月7日,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患肠癌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年仅38岁。   2005年8月30日,著名演员傅彪因肝癌于北京武警总医院辞世,终年42岁;   2006年1月21日,浙商商会常务副会长南民因突发急性脑血栓抢救无效而撒手人寰,年仅37岁;   2012年5月31日,前亚洲重量级举重冠军才力,因病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英年早逝,享年33岁。 (一)、肥胖概述 早在1948年 WHO 已经将它列入疾病分类名单。 肥胖病是指体内的脂肪总含量及/或局部脂肪含量过多,其程度已达到危害健康或寿限的情况。通俗讲肥胖就是体内脂肪堆积过多。 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多种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二)、 肥胖病伴发的健康问题(WHO) (三)、流行特点和危险因素 流行特点: 北方南方; 大城市小城市 城市农村 经济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 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20%-40%)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热量饮食 缺乏运动 (四)、肥胖症分型 (五)、肥胖的评估方法 体质指数(BMI):直立、免冠、脱鞋并仅穿内衣情况下测体重及身长 BMI=体重(kg)/身长 (m)2 例:小丽身高1.60 m,体重65 kg,求体质指数(BMI) BMI=65(kg)/1.6 (m)2 =25.4 中国肥胖工作组建议的 超重和肥胖诊断分割点 判断肥胖的其他简易方法 腰围:男性腰围大于或等于90cm为肥胖, 女性腰围大于或等于80cm为肥胖。 腰臀比(WHR):腰围/臀围的比值。 比值越小,越健康。 女性理想的腰臀比例大约在0.67-0.80之间。梦露、黛安娜、奥黛丽·赫本、黛咪·摩尔和辛迪·克劳馥这些大名鼎鼎的大美人,就是一直保持着0.7的完美腰臀比例。男性建议在0.8-0.9之间。 (六)、干预原则及方法 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症,改变生活方式,矫正引起过度进食或活动不足的行为习惯。 鼓励摄入低能量、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膳食。 控制膳食与增加运动相结合。 应长期坚持减体重计划,速度不宜过快,不可急于求成。 积极运动可防止体重反弹。 减重原理 能量负平衡 消耗大于摄入 1.运动干预 运动方式:有氧运动 推荐:健步走、游泳、骑自行车 运动时间:空腹、半空腹、晚餐后 运动持续:至少40分钟 健步走 强调姿势、速度、时间的一种步行方式。行走速度和运动量介于散步和竞走之间 标准:90-120步/分钟 每天至少走5―10公里 条件:超重、轻中度肥胖允许 重度肥胖不建议 有膝关节损伤及运动后有膝关节 症状者不推荐 2.膳食干预 控制热量 推荐每天膳食中的热量比原来日常水平减少约1/3,每周能降低体重约0.5 公斤 注意:主食、肉食、油脂、坚果、含糖饮料 不良习惯: 夜宵(心理)、 自助餐、 发泄情绪、 偏食 、 “食霸比赛 ” 建立节食意识,每餐不过饱; 尽量减少暴饮暴食的频度和程度。 注意挑选脂肪含量低的食物。 细嚼慢咽以延长进食时间,使进餐尚未完毕以前即对大脑发出饱足信号,有助于减少进食量。 进食时使用较小的餐具,使得中等量的食物看起来也不显得单薄。 按计划用餐,即在进餐前将一餐的食物按计划分装,自我限制进食量,使每餐达到七分饱。 改变进食行为常有助于减少进食量,但没有未吃饱的感觉,餐后加点水果可满足进食欲望。 3.心里干预 我们应鼓励肥胖患者,让其树立减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