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4 抗紫外整理 UPF防护等级 一 紫外线防护整理的重要性 含氯氟烃(ClFC类)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 ,1997年臭氧层空洞的臭氧浓度比80年代减少了40%。据分析 ,如果臭氧层水平降低1% ,就能增加2%UV -B的透射量 ,皮肤癌的发生率会提高0.5 %~5%。 据统计 ,在1980~1996年 ,全球皮肤癌患者翻了一番。仅美国1990年20万患者到1996年就猛升至100万人。 统计数据分析 UVB区紫外线是导致病理学作用的主要区段,其作用强度大约是UVA区的1000倍 世界上80%皮肤癌患者都是由于紫外线辐射引起,而且皮肤癌患者的比例在逐渐提高 二 紫外线防护方法 直接选用具有较好抗紫外线性能的纤维为原料来生产纺织品,如亚麻、涤纶纤维等; 改变面料的组织结构,如增加面料的厚度、密度等; 对织物面料进行染色 在纺织纤维纺丝时添加陶瓷微粒以反射紫外线,达到防紫外线的作用; 对织物进行防紫外线后整理,如将织物浸染紫外线吸收剂或阻断剂,或在织物表面进行防紫外线涂层整理 织物的种类和规格 涤纶和羊毛SPF指数比较高,尤其是微纤维和剪毛织物以及经编织物 漂白棉和蚕丝SPF指数一般不高于10,漂白帆布除外,SPF指数为17 锦纶织物除微纤维外SPF指数都比较低 竹纤维的紫外线透过率 棉纤维的紫外线透过率 UPF指数7.89 丝绸的紫外线透过率 UPF指数5.21 染色防紫外线 随着纺织品色泽的加深,织物的紫外辐射透 过率随之减小 不同色泽相应的紫外辐射透过率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5% 以下的是黑色,5%~l0%的是藏青,红,深绿、紫色,而绿色淡红、淡绿白色的透过率为l 5%~20%t。 色洋较深的织物采用抗紫外辐射添加剂效果相 对较弱,化学纤维的消光处理也影响其紫外线透 过特性 紫外线防护剂 紫外线吸收剂 紫外线吸收剂主要有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的紫外线吸收作用是依靠分子结构中酮式与烯醇式的转换 ,把吸收的光能转换成热能)。 应用工艺: 高温高压吸尽法,常压吸尽法,浸轧或轧堆法,涂层法 Na2SO4 用量:80g/L, Na2CO3用量:3% owf ,浴比: 1:20 许多抗紫外整理剂为巴斯夫、科莱恩、汽巴和拜尔等公司垄断。 而国产产品大部分是低端产品 创新性产品很少,缺乏著名品牌和核心技术。 主要成分为苯甲酮、苯酯等紫外线吸收剂 存在问题 许多有机功能整理剂因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而被列入禁用黑名单 耐洗性差 对织物色光影响较大 紫外线屏蔽剂 大都是一些折射率较高的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二氧化钛等。日本可乐丽公司产品埃斯莫纤维即为一例。日本东海染工的ナウルNEW亦为纳米级的氧化锌或氧化钛类屏蔽剂。 正交实验 直观分析表 压力 粉体用量 浸渍时间 粘合剂用量。 三 紫外防护机理 依靠分子结构中酮式与烯醇式的转换 ,把吸收的光能转换成热能,有机紫外吸收剂的紫外线防护机理 通过折射和反射,把紫外线阻挡在织物外面,一般认为金属氧化物的紫外防护机理就是如此 吸收和反射相结合的机理——新型紫外防护剂 四 当前纳米整理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纺织印染中应用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时,除了要解决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之外,重要的是要解决好纳米材料的应用技术 应用和储备中的团聚问题 刚制备的纳米粒子大小及分布 透射电镜图(X150000) 放置两个月后粉体粒度分布 Ⅲ 珊瑚纳米氧化铝 透射电镜 五 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检测标准发展近况 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标准体系大致由试样预处理、性能测试和分级标签三部分组成,如美国和UV Standard 801标准 欧洲、澳洲和中国标准是由性能测试和分级标签二部分组成 试样预处理以美国标准最为剧烈,国际检测协会的UV Standard 801标准次之 防紫外线测试标准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于1996年首先推出了抗紫外线防护服测试方法标准“日光防护服评定和分级” (AS/NZS4399) 中国国家标准“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GB/T 18830) 欧洲标准“纺织品—日光紫外线防护性能—服装面料试验方法”(EN13758.1)、“纺织品—日光紫外线防护性能—服装的标记和分级”(EN13758.2+A1) 美国“紫外线传输测试前纺织品制备规程”(ASTM D 6544)、“紫外线防护纺织品标签指南”(ASTM D 6603)、美国“纺织品透过或阻碍紫外线的性能测试”(AATCC 183) 国际测试协会的“授为UV标准801标签的消费品的一般和特殊条件”(UV-Standard 801) 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起草了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进出口纺织品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