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学习的必要性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所介绍的,主要是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基本赞成的东西,是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结构。对于西方经济学家之间关于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则涉及不多。 对于较全面和较认真地了解与学习西方经济学,试图从中寻求对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有借鉴意义、有启发的东西来说,仅仅知道西方经济学主要体系和结构,仅仅了解有关的共识是不够的。 研究经济学说史可以获得洞察力、鉴别力、理解力和获得历史资源。 九、本课程的基本目标 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 本课程使学生能够 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经济学说史的基本知识及其主要发展脉络, 学会比较和分析各种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的关系、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以及经济理论与社会的科学文化知识之间关系, 从而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与解决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问题的能力。 十、学习态度 注意历史地、客观地、辨证地看待具体的理论和政策问题。 在尝试借鉴某些理论和政策措施时,应该首先从我国的具体问题出发去分析问题,注意我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在相关环境和条件方面的差异。 不可盲目照搬或简单套用。归根结底,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学习、研究和借鉴西方的经济学理论。 既不能食古不化;更不能食洋不化。 十一、划分经济学说流派的标准 一般说来,划分经济学说流派的标准是: 理论观点上基本一致 分析方法上基本一致 政策主张上基本一致 十二、学习的四个主要问题 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 以往积累的经济理论 当时的经济学家所关注的经济问题 当时所用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 十三、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使用教材 《经济学说史教程》,陈孟熙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2、参考书目 《经济学说史》,王志伟编著,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晏智杰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经济学说史》,上下册/鲁友章,李宗正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经济学说史》讲义 主讲:经济学院 许彩玲 “经济学的理论并未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一种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它帮助拥有经济学的人作出正确的结论。” ——凯恩斯 绪论:经济学与经济学说史 一、经济学( economics )概述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1、经济学术语的演变 (1)经济学的诞生过程: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紧密结合 经济一词在西方源于希腊文 oikonomia,原意是家计或家庭管理,最早在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中得到论述。古代时期的经济学与政治学统一于哲学范畴之内。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有下列一些词语…… “经邦”和“济民” “经国”和“济世” “经世济民” 含有“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在16-17世纪重商主义兴盛的时代,经济学和政治学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出现了以“政治经济学”为名称的第一本书(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者安徒安·孟克列钦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到了17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叶的法国重农主义和英国古典学派,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转向生产领域和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再生产,同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逐渐分离,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但和政治学的紧密结合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 19世纪50-60年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出现大大强化了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紧密关系。 政治经济学逐渐被用作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理论科学的名称。 (2)经济学的成熟——新古典经济学:与政治学分离的“纯粹经济学” 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应当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单一词比双合词更为简单明确;去掉“政治”一词,也更符合于学科研究的对象和主旨。 1890年A.马歇尔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从书名上改变了长期使用的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经济学这一名称就逐渐代替了政治经济学,既被用于理论经济学,也被用于应用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的使用 到1903年后,中国学者才逐渐采用“经济学”这个学名。 30~40年代,有的经济学家在编写和翻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时,则称为“政治经济学”或“新经济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经济学界大多数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学称为“政治经济学”,而对政治经济学以外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则使用“经济学”一词。 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之争 我比你资格老 我青出于蓝 我是热门学科 我是你老师 我是基础学科 我比你本事大 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 学我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计量大学803传感器技术1--2011--2020年考研初试真题.pdf VIP
- 参保单位派出证明.docx VIP
- 202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英语试卷(含官方答案)原卷.pdf
- DB23_T(1621.10-1621.14)-2015: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三).pdf VIP
- 12YJ1工程用料做法.docx VIP
- Hasselblad哈苏相机X2D II 100C User Manual - 简体中文用户手册说明书(中文版).pdf
- 中考冲刺励志文案【90句】.pdf VIP
- 05175税收筹划自考课程.docx VIP
- J B∕T13573-2018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pdf VIP
-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运营与管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