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技术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 张华 一、青少年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全球性的沉重话题 青少年是社会重大变革的推动者,受益者和受 害者.他们寻求融入现有秩序或成为改变这种秩序 的一种力量。世界各地的青少年生活在不同的发 展阶段和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国家中,他们都渴 望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青少年处在传承社会文化、掌握社会规范、接 受教育训练、融入社会生活的“磨合期”,思想品 德问题与心理问题作为适应不良的一种突出表征 常常能够成为我们判断青少年思想行为发展趋势 的重要晴雨表。 1.青少年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 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伴随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现代化进程加速, 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和各种西方现代社会病 迅速蔓延。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成 为最大的受害者。毒品、艾滋病、暴力犯 罪、不断上升的离婚率、自杀等首先损害 的都是青少年。青少年非社会和反社会行 为增加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早在1999年8月,在美国旧金山第一届环太 平洋地区犯罪与公共政策国际研讨会上,青少 年犯罪及预防已经成为各国学者和立法、执法 人员关注的热点。各国专家发表的关于青少年 犯罪和预防的代表性观点,给与会人员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韩国学者的观点: 韩国犯罪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成彦《韩国校 园欺辱行为与暴力问题》:报告了20世纪70年代 中期以来,韩国校园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基本态 势,揭示了校园暴力行为的特征、产生原因、欺 人者与受害者的年龄、性别、年级构成,欺辱行 为持续的时间,以及被欺辱的孩子为什么不报告 等,描绘了一幅发生在中学校园的令人震惊的恃 强凌弱的画面。 美国学者的观点: 加州大学萨克拉门多分校苏瑞特.考特《自相矛 盾的司法:青少年性犯罪与青少年司法体制使其 重新犯罪的倾向》报告了美国新泽西州应用摩根 法案和纽约州实施“对青少年性攻击改造行为” 之后发生的情况,指出这些法律坚持的反对青少 年法庭“再生哲学”的立场,侵犯了青少年的权 利。严厉的惩罚措施与青少年司法体系的原理互 相矛盾,使青少年失去了再生的机会。 日本学者的观点: Tokiwa大学John.Dussich《针对妇女儿童的暴 力》分析了日、韩、中以及英语国家的妇女在遭 受性攻击后不报案的原因:*自己太年轻;*报告 会引起麻烦;*警察的不当反映;*会被问及另人 窘迫的问题;*警察的行为会影响当事人的信 誉;*加害人会报复;*丈夫或父母反对;*想起 以前与警察打交道时不愉快的经历等。 为防止司法过程中的二次伤害,应推行被害代 理人计划. 中国学者的观点: 中国工读教育协会:《工读教育:预防青少年 犯罪的有力防线》; 广东青少年研究所曾锦华《现代社会城市青少 年高科技犯罪》; 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张华《低层次青少年的产 生机制和社会控制》;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戴宜生《政策、社区与 青少年犯罪预防》 2.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经济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当代青少年的 生活质量,纵向比较,当代青少年身体更健 康、头脑更聪明、更加见多识广。但急剧的社 会变革也导致了青少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的深刻变化。以最近20年山东青少 年思想道德状况的发展变化为例,我们可以看 到当代青少年与以往时代的重大差异。 1990-2010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结果 对于当代中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做任何形式 的全称判断肯定都是不全面的。山东调查结果显 示特点如下: #政治态度:爱国热情持续高涨,渴望祖国繁荣 富强(97.7);成分肯定改革开放成果,对经济 发展感到满意(92.5-96.8%);对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既有信心又有困惑(62.2,5.6);反腐败 呼声持续高涨(72%) #道德发展: *公共生活领域,参与公益事业热情高涨:82%以 上;道德意识清晰:98以上,道德行为自觉性一般; *职业生活领域,充分肯定职业道德价值(93.4%,3.1-9.3)但行为更多受利益驱动,道德约束力明显下降(30-40%); *家庭生活领域,亲情与责任的纽带依然牢固, 但自身感受得到更多重视,对婚前和非婚性关系 宽容度上升(65.5%,+20%)传统道德约束力弱 化; #价值观变迁: *价值定位:理想主义色彩淡化,人生目标趋 于平实。健康、工作、收入、事业、婚姻 *人-我关系:崇尚自我、兼顾社会,个人本位 价值取向呈上升趋势,实现自我价值,提高个人 生活,为社会做贡献”; *成就归因:强调自身素质,重视关系资源, 归因态度比较积极,能力本位受到重视; *人生信仰:多元选择中包含诸多困惑 #突出问题: *道德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