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调节中耳气压功能 ? 咽鼓管咽口的开放,与咽肌的运动,尤其是吞咽运动密切相关。咽鼓管不断随着吞咽启闭,以维持中耳内气压。 (五)扁桃体的免疫功能 ? 扁桃体属于末梢免疫器官,扁桃体生发中心含有各种吞噬细胞,并产生多种具有天然免疫力的细胞和抗体。 (一)咽痛 最为常见的症状,除可因咽部疾病或咽部邻近器官疾病引起外,也可为全身性疾病的伴随症状。 (二)咽异常感觉 自觉咽部有毛刺、异物、堵塞等异常感觉。 1、咽部及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病变 2、功能性因素 (三)吞咽困难 吞咽是一系列复杂而协调的反射运动,当支配吞咽运动的神经、肌肉及口腔、咽、喉等处病变时,可引起吞咽运动障碍 1、功能障碍性 疼痛及先天性疾病 2、梗阻性 咽部或食道狭窄、肿瘤或异物等 3、瘫痪性 中枢病变等 (四)构音异常 咽腔是发声的共鸣腔,腭与舌是协助发声的重要器官。 1、口齿不清与音色改变 2、打鼾 (五)腭咽反流 饮食不能顺利通过咽部进入食道而反流到口腔、鼻咽和鼻腔时,称为饮食反流,又称为腭咽反流。 扁桃体手术 适应证 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多次并发周围脓肿 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功能及语言含糊不清 病灶扁桃体;上呼吸道急性炎症和急性中耳炎与扁桃体炎有密切关系 扁桃体角化症及白喉带菌者,保守治疗无效 扁桃体良性肿瘤 扁桃体手术 禁忌症 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时。 造血系统疾病或凝血机制异常。 全身疾病病情未稳定;未经控制高血压。 脊髓灰质炎及流感等上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或流行地 区,以及其他急性传染病流行时。 女性月经期及妊娠期。 病人家属中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自身免疫病发病率高。白细 胞计数特别低 扁桃体手术 扁桃体手术 扁桃体手术 扁桃体手术 术后处理 术后体位 半俯卧位、平卧、半坐位 饮食 冷流质、半流质饮食 注意出血 全麻儿童不断出现吞咽动作 创口白膜形成 正常反应 创口疼痛 术后24小时较明显 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 原发性 术后24小时内发生 继发性 术后5-6天 伤口感染 术后3天体温突然升高或一直38.5°C以上 腭弓肿胀、不生白膜 咽痛加剧 下颌角淋巴结肿大疼痛 肺部并发症 扁桃体周脓肿Peritonsillar abscess 概 念 为扁桃体周围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早期发生蜂 窝组织炎(称扁桃体周围炎),继之形成脓肿。 中医称之为“喉痈”。好发于青壮年。 病 因 多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尤其多见于慢性扁桃体 炎屡次急性发作。 扁桃体上隐窝引流不畅,细菌或炎性产物破坏上 皮组织,向隐窝深部发展,穿透扁桃体包膜,进 入扁桃体周围间隙。 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 菌、甲型草绿色链球菌等。厌氧菌也可导致本病。 病 理 多为单侧发病,两侧同时发病极少。 按发生部位分为前上型和后上型。 前上型:脓肿位于扁桃体上极与腭舌弓之 间,最常见。 后上型:脓肿位于扁桃体与腭咽弓之 间,少见。 临床表现 急性扁桃体炎发病3-4天后,发热持续或加重。 一侧咽痛加剧,不敢吞咽,疼痛向同侧耳部或牙 齿放射。 急性病容,表情痛苦,头倾向患侧。 同侧下颌角淋巴结肿大。 检 查 早期周围炎时,一侧腭舌弓显著充血。若局部明 显隆起,甚至张口有障碍,表示脓肿已形成。 前上型:患侧软腭及悬雍垂红肿,并向对侧偏 斜,腭舌弓上方隆起。扁桃体被遮盖且被推向内 下方。 后上型:患侧腭咽弓红肿呈圆柱状,扁桃体被推 向前下方。 诊 断 咽痛逾4-5天。 局部隆起明显及剧烈咽痛。 隆起处穿刺有脓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咽旁脓肿。 智齿冠周炎。 脓性颌下炎。 扁桃体恶性肿瘤 并发症 扩散到咽旁隙,发生咽旁脓肿。 向下蔓延,发生喉炎及喉水肿,迅速发生呼吸困 难。 少数可发生颈内静脉血栓、化脓性颈淋巴结炎、 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治 疗 脓肿形成前的处理:给予足量抗生素。 脓肿形成后的处理 穿刺抽脓:可明确脓肿是否形成及脓肿部位。 切开排脓: 前上型:悬雍垂根部做一假想水平线,从腭舌弓 游离缘下端做一假想垂直线,二线交点 稍外,为适宜切口。 后上型:腭咽弓处排脓。 治 疗 扁桃体切除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