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育种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鱼类多倍体育种研究及方法 生物技术122 侯超文 1214300061 鱼鱼类遗传育种概念类遗传育种概念 一.鱼类遗传育种概念 1.鱼类遗传学:研究鱼类遗传与变异的学科,是遗传学的一个分支。 遗传:生物世代间连续性和相似性。 变异:生物世代间(包括群体内个体之间)不连续性和差异。 2.鱼类育种学:研究如何培育和改良鱼类品种的科学。 3.鱼类遗传育种学:运用遗传学的方法,来研究鱼类品种培育和改良的科学。 类育种方法 二.鱼类育种方法 鱼类育种的方法有许多种,包括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体细胞杂交、基因转移技术,以及多倍体育种等方法。多倍体育种就是通过增加染色体组的方法来改造生物的遗传基础,从而培育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优良品种,达到人类利用的目的。 三.鱼类多倍体产生的机制 总的来说,多倍体是由于细胞内染色体加倍而形成的。染色体加倍则是通过卵子第二极体的保留或受精卵早起有丝分裂的抑制而实现。根据鱼类受精细胞学的研究,鱼类精子进入卵细胞的时间是在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受精后放出第二极体。如果卵子受精后由于受到各种理化因子刺激而不排出第二极体,即他们没有经过减数分裂而形成所谓的二倍体卵核,然后与单倍体精核结合而形成三倍体受精卵。如果受精卵的第一次有丝分裂受到抑制,则产生四倍体。 四.鱼类多倍体育种研究简史 1.?国外对鱼类多倍体育种的研究? 关于人工诱导鱼类多倍体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据文献记载,1943年,Makino与Ojima就曾以鲤鱼为材料来了解人工诱导动物多倍体的机制。他们将产卵后5~10min的鲤鱼受精卵在0.5~3℃低温下放置10~30min。经过细胞学观察,这样处理后抑制了第二次成熟分裂,结果导致本来要成为第二极体的单倍染色体组被保留了下来,促使卵子染色体的加倍,从而导致二倍体卵核的产生。于是他们提出:如果二倍体卵核与单倍体精核结合可能形成三倍体合子并进而产生三倍体个体。这一实验为后来诱导鱼类多倍体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据报道,真正成功诱导了鱼类多倍体的是Swarup,他用低温成功诱导三棘刺鱼获得三倍体,并且饲养到性成熟。从此以后,诱导鱼类多倍体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兴趣,研究报道也日益增多。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在三棘刺鱼、鲽、鲤鱼、尼罗罗非鱼、虹鳟、大西洋鲑、泥鳅、草鱼、斑点叉尾鮰和鳙等30多种鱼类诱导多倍体获得成功,有的已开始用于生产,并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2.国内对鱼类多倍体育种的研究 我国鱼类多倍体育种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1976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首次报道用理化方法诱导草鱼三倍体和四倍体获得成功。接着,又在鲤鱼、鲢、虹鳟、鳙、白鲫等近20种鱼类获得三倍体和四倍体试验鱼。?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鱼类多倍体研究进展较快,且开始进入实用性阶段。 常见多倍体鱼类 五.诱导多倍体鱼类的方法 天然多倍体鱼类的存在,让人们开始用人为的处理而产生多倍体鱼类,即人工多倍体。多倍体的产生需要卵子第二极体的保留或受精卵早期有丝分裂的抑制。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分为生物学方法、物理学方法和化学方法三种。 5.1生物学方法 5.1.1远源杂交 远缘杂交一般是指在分类学上物种以上分类单位的个体之间交配。不同种间、属间甚至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之间的杂交。可以把不同种、属的特征、特性结合起来,突破种属界限,扩大遗传变异,从而创造新的变异类型或新物种。 鱼类的远缘杂交,尤其是鲤科鱼类不同亚种之间的杂交,往往可以产生多倍体。1978年,Marian最早发现用草鱼做母本、鳙做父本之间的杂交后代是三倍体,但是对该杂种三倍体中额外的单倍体染色体组的来源并不清楚。1987年,刘思阳也证实了草鲂杂种是异源三倍体,其中草鱼提供了两套染色体,三角鲂提供了一套染色体。并推测草鲂杂种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受精过程中卵子核内有丝分裂或第二极体的保留。除了鲤科鱼类不同亚种之间的杂交外,其他鱼类的远缘杂交同样可以产生多倍体。 5.1.2?核移植? 1982年,陆仁厚等用四倍化的草鱼培养细胞核作为工体移植到泥鳅的去核卵内,曾获得心跳期的四倍体胚胎。如能对这一技术作进一步的改善,它很可能是诱导鱼类四倍体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5.1.3?细胞融合? 应用细胞融合技术,诱导鱼类囊胚细胞与囊胚细胞、囊胚细胞与未受精卵、囊胚细胞与受精卵或受精卵与受精卵之间的细胞融合,在理论上应该产生三倍体或是四倍体。 5.2?物理学方法? 5.2.1?温度处理? 温度处理,又叫温度休克,包括热休克和冷休克。对每一种鱼类来说,进行温度处理最重要的是必须确定处理的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处理温度的高低。有研究表明,温度休克敏感性的差异既与遗传背景有关,也与卵子成熟度有关。温度处理是最简便的处理方法,无需专门的设备,处理效果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