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骨气 吴 晗 *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也称“杂说”。而它较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写法灵活、自由。 “马说”即谈马,论马。 (突出“托物寓意”即可) 插入《最后一次讲演》的录音片断。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观点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 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主张 (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是完整的陈述句) 2、论据 3、论证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三 关于论点 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 1、标题 2、文章开头 3、结尾 4、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四 关于论据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五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1、例证法(摆事实):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2、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3、喻证法(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4、对比法(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六 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七 议论文的语言 严密、准确 八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九 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中国人,不跪的人》 这是我们的南国, 一家外资企业的 院内 这一天, 外国老板 忽然暴跳如雷 喝令所有的中国工人 一律下跪 沉默。沉默。沉默。 不在沉默中站出! 就在沉默中下跪! 站出来了! 站出来了! 一个二十四岁的我们的 中国的小伙子 站出来了 他的头颅昂得很高 高过了 地球的头顶! 他的脚跟站得很稳 稳当当 踩着地球的经纬! 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 不会 给你下跪!” 于是他被开除了 (1909---1969) 中国历史学家。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1934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积极从事民主运动。生前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著有《朱元璋传》、《历史的镜子》、《读书札记》等。并编有京剧《海瑞罢官》。他坚持真理,反对邪恶,十年动乱中由于不肯向反动势力低下高贵的头颅,连同妻子、女儿一起被迫害致死。本文写于1961年,当时我国正处在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吴晗为了让广大人民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学习先人勤劳、智慧、勇敢的美德,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做有骨气的人,去克服中困难,奋勇前进,撰写了这篇杂文。 1、给划线字注音。 吴晗 (hán) 富贵不能淫 ( yín ) 嗟来之食 ( jiē ) 拘囚 ( jū qiú ) 慷慨 ( kāng kǎi ) 吆喝 ( yāo ·he ) 高官厚禄 ( lù ) 2、解释划线词语。 富贵不能淫:迷惑 高官厚禄:古代官吏的薪水 拘囚:把人逮捕关押在监牢里 汗青:指史册 拍案而起:桌子 横眉:形容怒目而视 字词过关: 1、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用了哪些材料? 2 、这三个事例分别从哪个角度证明观点的?它们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引用孟子的话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 文天祥面对高官厚禄宁死不降 古代穷人宁愿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 闻一多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死不屈 (宋代丞相) (古代穷人) (现代民主 战士) 富贵 不能淫 威武 不能屈 贫贱 不能移 我 们 中 国 人 是 有 骨 气 的 不同时代 不同身份 不同表现 不能。因为一是按照从古代到现代的顺序排列,二是分别对应孟子的三句话,即依次证明三个分论点。 2、这三个事例的先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太原V一妆甲地韩式半永久化妆术分析报告.ppt
- 思想分析报告.ppt
- 思想家分析报告.ppt
- 思想品德(人教版)第一部分八年级上册第课时相亲相有一家人师友结伴同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配套]分析报告.ppt
- 思想品德:第十六课《撑起法律保护伞》1(鲁教版七年级下)分析报告.ppt
-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分析报告.ppt
- 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第三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第二课时(粤教版九年级)分析报告.ppt
-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分析报告.ppt
-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第七单元我们的经济文化权利《维护消费权》第二课时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主要途径分析报告.ppt
- 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绪论与第一章分析报告.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