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知德、新惡魔論證與知識的觀點性-東吳大學.doc

知德、新惡魔論證與知識的觀點性-東吳大學.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德、新惡魔論證與知識的觀點性-東吳大學

東吳大學國際哲學研討會:當代知識的多元議題 知德、新惡魔論證與彭孟堯 中正大學哲學系 ericpeng@ 1. 前言 知德知識論以「知德」(intellectual virtue)作為理解「知識」與「識知證立」(epistemic justification)的核心概念。知德知識論的發展有兩個方向,囿於篇幅,本文所謂的「知德知識論」將僅指「知德可靠論」,包括葛德門(A. I. Goldman)所發展的「表列知德可靠論」(List Virtue Reliabilism),以及梭沙(E. Sosa)近二十年來所發展的「知德觀點論」(Virtue Perspectivism)【註】。 葛德門的知識學說歷經幾次轉折。依照我的瞭解,他的知識學說可以分為五個發展階段:知識因致論(1967)、歷史可靠論(1976; 1979)、常態世界可靠論(1986)、轉折期理論(1988)、以及表列知德可靠論(1992b)。除了知識因致論以外,葛德門後續的可靠論都是以「可靠製程或機制」為核心概念,所以他自己和一般知識論文獻將他的研究進路統稱為「製程可靠論」(Process Reliabilism)。本文所說之「製程可靠論」仍依循這用法。至於他1992b年的理論,雖然仍是以「可靠製程或機制」為核心概念,由於該理論與本文主題特別有關,本文仿照Axtell (1997),將其另行稱為「表列知德可靠論」。 可想而知,葛德門的知識學說會有這許多發展,想必是他的主張面臨一些重大的挑戰,「惡魔世界的可能性」就是其中一項。梭沙(Sosa, 1985: 237-238; 1991b: 131)在討論可靠論並發展他知德觀點論的過程中,將這個問題稱為「新惡魔難題」(the New Evil Demon Problem),並試圖加以解決。 本文目的在於檢討知德知識論對於新惡魔境況的回應,以及它是不是能回應既有懷疑論的挑戰。我將在第二節先介紹新惡魔難題及其如何挑戰知德可靠論(包括表列知德可靠論以及知德觀點論)。本文第三節解說知德可靠論的基本主張以及「世界索引性」(world indexicality)概念。本文第四節我將分析新惡魔難題以及傳統懷疑論的舊惡魔論證,說明它們之間的差異。我將指出知德可靠論即使成功回應了新惡魔難題,仍然沒有回應到傳統懷疑論的挑戰,甚至根本沒有觸及傳統懷疑論。在第五節和第六節我將藉由「世界索引性」檢討知德可靠論如何回應新惡魔難題。 2. 新惡魔難題 新惡魔難題是什麼呢?梭沙對於新惡魔難題的描述很簡單:在惡魔世界(WED)裡,儘管認知主體是外在不可靠的,他是內在證立的(Sosa, 1991b: 132)。這樣的寫法沒有來龍去脈,所以我將之修補成為比較完整的敘述: 新惡魔境況 在惡魔世界裡,儘管認知主體產生任何一經驗信念的心理製程、心理機制或心理能力是不可靠的,他所擁有的經驗信念仍然可以是有內在證立的。 這個新惡魔境況是專門用以批駁在傳統知識觀下的可靠論,關於「識知證立」的主張。為什麼這個新惡魔境況會構成可靠論的難題呢?可靠論對於「證立」的主張,簡單說,認知主體在t時的信念是證立的,若且為若,該認知主體在t時的信念是由可靠製程產生的,且其他理論要件亦滿足(Goldman, 1979: 117)。這裡出現的是一個緊張的關係:依據可靠論,在新惡魔境況中,我們必須主張該認知主體的信念是沒有證立的,因為他的信念都是由不可靠的心理製程產生的。可靠論不承認在所描述的新惡魔境況中,認知主體的信念能夠具有識知證立。但是提出新惡魔境況以反對可靠論者認為,在新惡魔境況中的認知主體,仍然是可以擁有具備證立的信念。正如Axtell (1997: 5)所陳述的,從反對者的立場來看,可靠論之將「可靠性」作為「識知證立」的一項要件,乃是過強的要求;「可靠性」不是「識知證立」的必要條件。然而反對者為什麼認為在新惡魔境況中的認知主體,仍然可以擁有具備證立的信念呢? 3. 知德、可靠性、及其世界索引性 「知德」指的是能讓認知主體掌握真理獲得知識的心理能力。在當代以梭沙為首的知德知識論是在這意義下理解「知德」,並藉由「知德」這觀念來討論「知識」以及「識知證立」的。那麼,這種心理能力要如何理解呢?讓我借用梭沙的說法。在眾多心理能力當中,有哪些是知德呢?對於「知德」的理解包括四點【註】:(1)任一知德都是一種能力【註】,而所有能力是一種「傾性」(disposition),(2)這種能力是心理的,(3)這種心理能力是知性的,以及(4)這種知性的心理能力是一種「德」(具有規範意義)。 梭沙對於「知德」採取的是目的論的分析(Sosa, 1985: 225)。知德這類知性心理能力的運作結果是我們所欲求的,能達致我們某種目的。什麼目的呢?就「知德」來說,這種所欲求的目的是知性層面的,指的是認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