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例: 张某,女,28岁。2011年1月6日初诊。 患者昨日连夜从外地归来,感寒不适,现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时流清涕,咽痒,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紧。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请与风温相鉴别。 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恶寒,发热,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咽痒,咳嗽,脉浮为主症,诊断为感冒。患者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时流清涕,咽痒,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紧,辨证为风寒束表证。其病因病机为: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中医病症鉴别: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入里的证候;而感冒发热一般不高或不发热,病势轻,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 诊 断:中医疾病诊断:感冒。中医证候诊断:风寒束表证。 中医治法:辛温解表。 方 剂:荆防达表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病例: 张某,女,28岁。2011年1月6日初诊。 患者昨日连夜从外地归来,感寒不适,现症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伴见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请与咳喘相鉴别。 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咳嗽、咯痰为主症,诊断为咳嗽。患者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伴见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辨证为风寒袭肺证。其病因病机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中医病症鉴别:咳嗽仅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喘证;咳喘则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由咳致喘,临床以咳喘并作为特点。 诊 断:中医疾病诊断:咳嗽。中医证候诊断:风寒袭肺证。 中医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 剂: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麻黄、杏仁、桔梗、前胡、甘草、橘皮、金沸草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病例: 张某,女,28岁。2011年1月6日初诊。 患者昨日连夜从外地归来,感寒不适,现症见: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形寒怕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浮紧。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请与喘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喉中哮鸣有声为主症,诊断为哮病。患者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形寒怕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浮紧,辨证为冷哮证。其病因病机为: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 中医病症鉴别: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诊 断:中医疾病诊断:哮病。中医证候诊断:冷哮证。 中医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 剂:射干麻黄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麻黄、射干、干姜、细辛、半夏、紫菀、款冬、五味子、大枣、甘草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病例: 张某,女,28岁。2011年1月6日初诊。 患者昨日连夜从外地归来,感寒不适,现症见:喘息咳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伴有头痛,恶寒,发热,口不渴,无汗,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请与哮病相鉴别。 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喘促短气,呼吸困难为主症,诊断为喘证。患者喘息咳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伴有头痛,恶寒,发热,口不渴,无汗,苔薄白而滑,脉浮紧,辨证为风寒壅肺证。其病因病机为:风寒上受,内舍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 中医病症鉴别: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第二课时 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pptx VIP
-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14、圆明园的毁灭(课件)第二课时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pptx VIP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同上一堂党课初中篇 中流砥柱观后感五.doc VIP
-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 VIP
- 《互联网》精品课件.pptx VIP
- 浙江维思通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20000 吨锂电池新型材料项目环评报告.docx VIP
- BIM基础培训教材课件.pptx VIP
- 管理学:激励PPT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