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LOGOCOMPANYLOGO管理学
010203第三节激励实务第十章激励第二节激励理论第一节激励概述
学习目标1.了解激励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各种激励理论。3.掌握激励的原则以及激励方法在现实中的应用。第十章激励
01第一节激励概述
70%激励就是领导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鼓励下属朝着组织制定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激励这一概念。(1)激励是一个过程。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动机产生以后,人们就会寻找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而目标一旦确定,就会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从需要到目标,人的行为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进行、不断升华的循环过程。(2)激励过程受内外因素的制约。各种管理措施应与被激励者的需要、目标、价值观等内在因素相吻合,这样才能产生较强的影响力,从而激发和强化工作动机;否则不会产生激励作用。(3)激励具有时效性。每一种激励手段的作用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度,超过时限就会失效。因此,激励不能一劳永逸,需要持续进行。01激励概述一、激励的概念
70%激励作为领导的一种手段,最显著的特点是内在驱动性和自觉自愿性。由于激励起源于人的需要,是被管理者追求个人需要满足的过程,因此,这种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不具有强制性,而是完全靠被管理者内在动机驱使的、自觉自愿的过程。激励理论经过不断发展,已出现三种典型的理论,它们分别是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01激励概述二、激励的特点
02第二节激励理论
70%内容型激励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都在寻求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个体之间的素质和能力及其情境是不同的,不同的员工需要是有差异的。因此,管理者应当理解需要种类的一般框架和组织中员工关心问题的一般形式,从而依据员工的差异提供不同的诱因来实现激励过程。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X理论和Y理论、ERG理论和成就需要理论等。(一)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其1947年的著作《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进行的霍桑实验中,梅奥等人研究发现人是作为“社会人”的人格状态而存在的人,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动物”。02激励理论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70%(二)双因素理论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为理解工作中的激励情况提供了另一种分析模式。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他在匹兹堡地区的11个工商业机构中,对近2000名白领进行了调研。在调查中,他用所设计的诸多有关个人与工作关系的调查问题,要求受访者在具体情境下详细描述他们认为工作中特别满意或者特别不满意的方面。当被问到什么使他们“积极”时,人们趋向于将其归结为工作自身的性质;当被问到什么使他们“消极”时,人们趋向于将其归结为工作环境。这个研究使赫茨伯格把传统的满意—不满意(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的观点进行了拆解,认为传统的观点中存在双重的连续体: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同样,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02激励理论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70%(三)X理论和Y理论这是关于人性的问题,X理论和Y理论(TheoryXandTheory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其1960年所著的《企业中人的方面》一书中提出来的。这是一对基于两种完全相反假设的理论,X理论认为人们有消极工作的原动力,Y理论认为人们有积极工作的原动力。1.X理论的主要观点(1)人类本性懒惰,厌恶工作,尽可能逃避。(2)绝大多数人没有雄心壮志,怕负责任,宁可被领导骂。(3)多数人必须用强制办法乃至惩罚、威胁,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努力。(4)激励只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层次上起作用。(5)绝大多数人只有极少的创造力。02激励理论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70%2.Y理论的主要观点(1)一般人本性不是厌恶工作,如果给予适当机会,人们喜欢工作,并渴望发挥其才能。(2)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寻求发挥能力的机会。(3)能力的限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去为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唯一办法。(4)激励在需要的各个层次上都起作用。(5)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类广泛具有的。麦格雷戈认为,Y理论的假设比X理论更实际有效,因此,他建议让员工积极参与决策。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和有责任感的工作,上级和下属间建立起良好的群体关系,这有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02激励理论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70%(四)ERG理论在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后,耶鲁大学的著名学者克雷顿·奥尔德弗发展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又提出了另一种需要层次论,被称作ERG激励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相比,奥尔德弗的需要层次理论更具广泛性。另外,和需求层次理论缺乏实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wps文字PPT教学课件.pptx
-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操作系统PPT教学课件.pptx
-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多媒体技术与应用PPT教学课件.pptx
-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技术:工业机器人电气装置装配PPT教学课件.pptx
-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技术:工业机器人机械装置装配PPT教学课件.pptx
- 工业机器人示教与编程:工业机器人基础操作PPT教学课件.pptx
- 工业机器人示教与编程:工业机器人激光切割示教与编程PPT教学课件.pptx
-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检测分拣工作站系统集成PPT教学课件.pptx
-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工作站系统集成PPT教学课件.pptx
- 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不同行业工作站的仿真案例PPT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