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遗传转化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植物转基因技术的深入发展大玉米油菜和棉花等转基因作物大面积商品化生产为全球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来玉米的转基因技术发展,农艺性状改良涉及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抗旱抗盐和品质改良等其中抗除草剂和抗虫玉米已成为主要的商业化转基因作物本文综述了玉米遗传转化的几种常用方法且对其利弊进行讨论玉米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了玉米转基因研究的发展方向关键词玉米遗传转化方法 1电激法电激法转化外源基因是用短时高脉冲电处理细胞使细胞膜出现可恢复性孔隙从而产生新的渗透点(34 nm),为外源DNA进入细胞提供了通路电激法不受宿主限制可以用于原生质体愈伤组织胚性悬浮细胞系幼胚等操作简单但转化效率低在玉米遗传转化技术研究初期应用较为广泛。 1 1.2 花粉管通道法花粉管通道法是在植物整体水平进行目的基因DNA片段的导入直接获得转化种子通过后代的筛选获得带有目的基因的片段由于其利用自身的生殖系统作为载体被众多研究者采用花粉管通道法无基因型限制且易实现大规模基因转化而且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和组织培养技术但是产生变异后代的类型特别丰富因此对后代的检测比较繁琐。 1.3 PEG法 1993年,Golovkin等[]用PEG法将H89的原生质体分别与含CaMV35S启动子和鼠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突变基因( 氨甲喋呤抗性 )的质粒 pMP和pDMP共培养,其中pDMP的mdhfr基因插入了玉米 Ds1 转座子用氨甲喋呤筛选得到抗性愈伤组织在不含激素的培养基上再生出植株Omirulleh等[] 用PEG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由HE8的悬浮细胞系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建立了植株再生的转化体PEG法转化效率较高但必须以裸露的原生质体为受体而且还受到基因型的限制。 1.4 基因枪法基因枪法又称微粒枪法、微粒轰击法(gene 2 gun,particlegun,particlebombard 2 ment是依赖高速度的金属微粒将外源基因引入活细胞的一种转化技术。它利用高速运动的金属粒子可以非特异地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不再受到受体基因型的限制又能避开原生质体再生的障碍为玉米遗传转化掀开了新的一页。1.5 农杆菌介导法农杆菌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基因转化系统具有转化的外源DNA结构完整、转化机理清楚、整合位点较稳定、拷贝数低、整合后的外源基因结构变异较小等优点因而倍受重视国际上近年来将注意力转向农杆菌介导的单子叶植物基因转化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Gould等(1991)[]用 gus报告基因和Npt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Funk G90的芽尖得到的再生植株及其子一代基因组中带有标记基因从而为建立玉米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奠定了基Ishida等(1996)[]建立了一套农杆菌介导的高效转化体系通过对菌株菌液浓度、幼胚等各种因素的优化使玉米的转化效率达到30%,成为玉米遗传转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2 玉米转基因应用现状1996-2009年全球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作物总面积的百分比稳定增长(图2)目前转基因玉米农艺性状改良主要涉及抗除草剂、抗虫抗病、 抗旱和品质改良等商业化种植面积较多的是抗除草剂、抗虫和二者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1)毫无疑问转基因技术在玉米生产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全球转基因玉米面积占转基因作物面积百分比
产品2007 年2008 年 抗虫 抗除草剂 抗虫 / 抗除草剂 合计 表1 全球转基因玉性状种植概况[] 万hm2 2.1 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 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是高效、低成本控制杂草的新途径目前国内已经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新材料其抗除草剂基因主要来源于细菌等微生物。 2.2 抗虫转基因玉米 抗虫转基因玉米能克服农药带来的不利因素(1)玉米中有农药残留(2)害虫逐步产生抗药性(3)化学农药作用方式是非特异性的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使其天敌受害从而危及多种生物资源[]。目前来源于微生物的抗虫基因是目前商业化应用最有效基因之一。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尝试克隆植物来源的抗虫转基因代替微生物来源基因2.3 抗病转基因玉米 玉米生长期间常受到病毒性病害(矮花叶病、玉米粗缩病等)真菌性病害(玉米纹枯病)和细菌性病害等侵袭而使其品质及产量下降。常规育种由于抗原的缺乏和不同物种间的遗传隔离使抗病育种工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研究抗病转基因玉米可以为玉米抗病育种提供新的种质挖掘新的抗病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实现多抗病基因的聚合转化培育多抗玉米材料将成为玉米抗病分子育种的发展趋势。 2.4 抗旱耐盐转基因玉米 我国水资源紧缺干旱和半干旱耕地面积多还有大片的盐渍土壤因此培育抗旱耐盐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对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扩大种植区域尤为重要。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