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第二章 文学环境和文学规范
13、说说苏联文学在当代中国文学中的位置、作用与影响。 P18※
14、50年代衡量外国文学的两个尺度是什么? P19※
15、50年代,当代文学界(以茅盾为代表)是怎样看待西方现代主义的? P20※
16、五六十年代,文学理论界对待“古典作品”经常使用的标准是什么? P21
17、50年代到“文革”之前,国家对于作家的管理,主要通过什么组织来实现?这些组织的作用是什么? P22
18、50到70年代,文学批评的性质与功能是什么? P23※
19、当代文学批评一度使用的毛泽东提出的“政治标准”、“艺术标准”,其具体内涵是什么? P24
20、50到70年代,权威批评是怎样构造“读者”的? P25※
21、进入当代“40年代作家”的“边缘化”有哪几种情形? P26
22、在50年代前期,“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家存在着广泛的自我反省行为。他们反省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P27※
23、一批有影响的现代文学作家进入50年代后,其艺术生命即告结束,原因何在? P27
24、五六十年代作家主要由哪两部分构成? P29※
25、五六十年代的“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有哪些新的特征? P29※
26、文学和作家在当代社会里,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P30
27、五六十年代对对于文学方向和路线表现出离异、悖逆,甚至挑战的作家,有哪些惩治措施? P31\
第三章 矛盾和冲突
?28、50到70年代,发生过哪些全国规模的文艺批判运动?开展这些运动的目的是什么?这些运动大多是由谁发动的? P32※
29、四十年代左翼文学界内部矛盾上升到主要的地位,其思想背景是什么? P36
30、20年代后期到50年代,以左翼面目出现的资产阶级文艺路线,在反右之后被叙述成怎样的线索? P38
31、50年代对文学规范的质疑和挑战,最重要的有哪两次?p38※
32、胡风的命运。 P39
33、“百花时代”的文学革新派提出了什么样的创作口号?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些重要理论文章? P41※
34、20 到30 年代,左翼文学内部存在哪几个理论派别?它们有何共同点与重要分歧? P42
35、为什么说胡风、冯雪峰等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悲剧人物? P46※\
第四章 隐失的诗人和诗派
36、诗的新路向的确立与新诗传统的挣扎 P47※
37、40年代末到50年代前期,表现在哪两个方面?30年以来的新诗诗人和诗歌流派是如何划分为两个不同“战线”的? P48※
38、50年代诗歌界怎样看待诗的功能?当代诗歌观念的核心是什么 P48※
39、五六十年代“人民诗歌”的诗体有哪两种基本模式? P49※
40、“五四”以来的新诗诗人,在进入五十年代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从诗界上“隐失”,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P50※
41、“九叶”诗人的诗观及艺术探索 P53
42、胡风的《时间开始了》包括那几部作品? P55
43、胡风是怎样看待诗与人民的关系的? P55
第五章 诗歌体式和诗歌事件
?44、40年代的“解放区诗歌”存在着哪两种写作倾向和诗体样式? P57
45、左翼诗歌对“写实性”和“叙事性”的理解,侧重于什么?其后果怎样? P58
46、五六十年代的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主要有哪些? P58※
47、五六十年代“写实”诗体的主要代表者是哪些人? P59
48、闻捷的《天山牧歌》包括哪几首组诗? P60※
49、军旅诗人 P61
50、简述“西南边疆诗群”的形成情况 “新民歌运动”P62、P65※
51、当代政治抒情诗写作的影响主要来自哪两个方面? P74※
52、简述政治抒情诗的特点 P68
53、试论郭小川、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P69※
第六章 小说的题材和形态
54、毛泽东的《讲话》对革命文学的题材有何要求? P74
55、当代文学与题材问题 P74
56、五六十年代作家批评家在题材观上有何共同之处? P75※
57、五六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出现了什么样的题材分类概念? P76
58、五六十年代小说的两大题材 P76
59、1949至1956期间中篇小说的知名之作是哪些? P76※
60、当代重视长篇和短篇在“功能”上的依据是什么? P77
61、通俗小说的命运 P79
62、“戏剧化”小说及风格追求 P80
63、关于茹志鹃小说的讨论 P81 \
第七章 农村题材小说
64、试述五六十年代农村小说艺术形态的两个发展趋势 P82※
65、当代农村小说的两个创作群体的艺术比较 P83※
66、其他农村小说作家 P84
67、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西作家的共同性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P85※
68、进入50年代后,赵树理的小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P87※
69、对赵树理评价上的变化及差异说明了什么?P88
70、《创业史》的主旨是什么?P91※
7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