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易呼吸器 组成 简易呼吸器适应症 心肺复苏 各种疾病所致的呼吸抑制 转运危重患者 呼吸机故障或突然停电时,断开 呼吸机辅助呼吸用 操作流程 1. 体位 2. 清除口鼻腔异物 3. 打开气道(口咽通气道) 4. 连接氧气 5. 使用EC手法 体 位 将病人仰卧,去枕、头后仰 头偏向一侧,去除口鼻分泌物、 假牙等任何异物 必要时插入口咽通气道,防止舌 后坠或舌咬伤 打开气道 仰头举颏法 方法:抢救者左手掌根放在病人前额处,用力下压使头部后仰,右手的手指与中指并拢放在病人下颏骨处,向上抬起下颏。操作时要注意手指不要压迫病人颈前部颏下软组织,以免压迫气管。此方法不适合于有可疑颈椎骨折的病人。 被推荐的开放气道的方法必须是简单、安全、易学和有效的,仰头举颏法满足这一要求。 面罩固定手法 送气频率 成人:10-12次/分 小孩:14-20次/分 婴儿:35-40次/分 胸外按压与通气比率 胸外按压与通气比率:除新生儿外所有年龄 段患者给予30:2按压/通气比 目的:简化复苏程序、方便教学、减少胸外 按压中断时间 理由:中断胸外按压影响生存率,过度通气 造成神经损伤 注意事项 储氧袋 有氧气时, 氧浓度可达99% 无氧气时, 氧浓度为大气氧浓度21% 单向阀受到呕吐物、血液等污染时: (1) 用力挤压球体数次,将积物清除干净。 (2) 将单向阀卸下用水清洗干净。 压力阀的位置 扭开,勿上锁 口咽通气管的固定 置管成功后,传统的固定方法为,用胶布交叉固定于面颊两侧,由于胶布受潮后,粘性下降,易于脱落,再者因胶布紧贴皮肤,粘住病人的毛发而产生不适感,甚至有些对胶布过敏者,粘贴处易出现过敏性皮炎或破溃。针对这些原因,郑泓等将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口咽管翼缘两侧各打一个小孔,用绷带穿过这两个小孔,将绷带绕至患者颈后部固定,解决了胶布固定存在的缺点。 口咽通气管的适应症 呼吸道梗阻的患者 1 气道分泌物增多时便于吸引 2 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 3 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取代牙垫作用 4 口咽通气管的适应症 无咳嗽反射 紧急状况 尚存自主呼吸 先决条件 喉头水肿、气管内异物、哮喘、咽反射亢进 1 口腔内四颗门齿有折断或脱落危险的患者 2 有误吸危险的患者 3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适合长时间使用 4 禁忌症 口咽通气管的并发症 并发症 精心护理 悬雍垂损伤 门齿折断 咽部出血 应激性反应 窒息 烦躁不安 如需置入,可采取侧卧位放置口咽通气管,以防牙齿脱落掉入咽腔吸入气管内引起窒息。(2)若病人呕吐频繁且量大时,增加了误吸的危险,应及时给予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少数使用口咽通气管的病人可发生胃内容物的误吸,为减少误吸,提倡对饱餐后、手工洗胃、颅脑外伤等病人,除加强吸引外,同时放置胃管预防。(3)口咽通气管可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1 9|,故对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不适合长时间使用。 儿童安全阀维持在40cmH2o,超过此压力安全阀将自动跳开将压力放出;成人安全阀维持在60cmH2o,超过此压力安全阀将自动跳开将压力放出。 * 妇科 王海宏 紧急储备护理人员的 技能培训 紧急状态下储备人员应急具体措施 1、急诊科储备人员服从护士长安排,积极配合抢救; 2、其他储备人员接到应急通知后,要要求白班10分钟到达抢救地点;夜班第一应急抢救队15分钟到达抢救地点;第二、三应急抢救队25分钟到达抢救地点; 3、第一应急小组人员携带平车、听诊器、血压表立即到达抢救地点; 4、应急人员服从急诊科护士长安排,积极配合抢救,保障护理安全和各项急救措施的落实。 储备队员的工作职责及要求 工作职责: 1、积极参与科室及护理部的各项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护理急救技能; 2、认真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流程; 3、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4、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处理,确保护理安全。 储备队员的工作职责及要求 工作要求: 服从护理部的统一安排,科室护士长给予积极支持,机动护士尽快熟悉所到科室的工作环境,投入工作。 口咽通气管的应用 3. 简易呼吸器的应用 2. 2010心肺复苏指南 1. 主要培训内容 2010心肺复苏流程图图示 2010心肺复苏术 用物: 血压计 听诊器 简易呼吸器 吸氧导管 纱布 手电筒 2010心肺复苏术 5 判断意识 呼 救 现场环境 2010心肺复苏术 摸颈A搏动、感受呼吸 去枕平卧硬板床 2010心肺复苏术 松解衣裤 2010心肺复苏术 Circulation—C 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频率:至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