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修改)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健康与压力调适 --做一个快乐幸福的教师 蓼泉镇中心小学 师 虎 一、引言:感受幸福 幸福是什么? 是漫漫长夜里那一灯照亮黑夜的烛光? 是寒彻骨的冰冷里身披的一件寒衣? 是绝望时亲人一个关怀的眼神? 是苦闷情绪里一句暖暖的话语……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助于身体健康、有助于个人成长、幸福快乐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教书育人 (三)教师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助于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 任何一个人所显示生理的或心理的现象都影响着其心理和身体的两个方面。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互为因果,相互制约。 心理健康可以提高教师的机体免疫水平,增加抗病防病的能力。 教师要通过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促进生理健康,增强体质。如果心理是健康的,即使身体有了疾病,也会较快地治愈。 有的癌症患者正是因为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人生,积极治疗,从而战胜疾病的,有的甚至出现了奇迹。所谓“三分药,七分养”讲的就是要重视心理的调节。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教书育人 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很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健康发展。 一个教师的心理不健康,会直接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进而影响社会,其危害是不可估计的。 谁都希望自己周围的人,心理是健康的,因为“心病亦传染”,与心理健康的人生活在一起,会使人们的心理也健康。 学生每天和教师在一起生活学习,他们需要心理健康的教师。 (三)教师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就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都得到正常的健康的发展,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做到能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应付客观环境,使教师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关系协调,使个体与环境取得积极的平衡,有利于教师的学习和工作。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因此其学习、工作的效率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十大健康标准: 前五条:有充沛的精力;态度积极;精神饱满,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强;自我控制能力强; 后五条:体重得当;眼睛有神;牙齿清洁;头发有光泽;肌肉和皮肤有弹性。 健康有三层含义:无躯体疾病、无心理疾病、具备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3.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4.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 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1.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 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免除不必要的忧虑 。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体表现在: (1)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其个人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 (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 (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 (4)积极与他人做真诚的沟通.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则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建立自己的威信,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 3.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在教育活动中主更表现为: (1)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 (2)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感; (3)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作出更适当的教学行为; (4)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 (5)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 4.具有教育独创性 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语言,布置作业等。 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由于教师劳动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情绪健康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