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调适松阳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五)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是通过内部语言引起或抑制心理和行为,该方法既可用来松弛过分紧张的情绪,也可用来激励自己,当遇到不良情绪时运用内部语言提醒自己,对情绪和行为有着奇妙的作用比如“不要发怒”,“一切都会过去的”。 * * (六)幽默对抗法 幽默:是自救策略之一,是一种绝妙的防御机制。它可以变痛苦为愉快,平息激动,回归理智。当处境、困难陷于尴尬境地时,通过幽默的语言可化险为夷。(例子) * (七)旅游运动法 每半年旅游一次。到野外郊区、深山大川走走,散散心,让阳光、溪流、绿荫、鸟语花香荡涤一下胸中的烦恼,清理一下杂乱的思绪。 * 旅游、运动可以释放体内快乐激素—“内啡呔”使人轻松、愉快! * (八)冥想放松法 * 选择场景 蓝天白云、森林草原、江河湖泊、小桥流水、海浪沙滩、田园风光。 闭上眼睛 想像自己在宁静的草原或是平静的海滩上,望着远处缓缓起伏的波浪,谛听草原深处或海滨传来细细的声音,使自己逐渐进入一种舒缓、宁静的氛围中,融入自然,忘却烦恼,从而使心灵得以平静。 * 祝大家 健康! * 抑郁症征兆----心理方面 易怒 注意力不集中 心情沮丧 * 抑郁症征兆---行为方面 人际关系 感情淡漠 社交退缩 多疑 * 躯体化:就是心理的问题已经不能通过内心自动的调节,而需要通过身体的外在表现来缓解。 是指一种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诉。自觉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器官,但查无体征,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头晕、头痛等。 医学称心理问题躯体化 * 心理:紧张、 焦虑、情绪低落 躯体:胸闷、 心悸、 头晕 情绪可以隐藏,躯体症状不能够隐藏, 每次心理变化都会引起躯体的连锁反应: * 教师心理问题现状 国家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检测结果:教师心理障碍发病率高达50%,80%的教师感到压力大。 丽水心理健康课题组对两个县866名教师的调查结果: 躯体化40%、焦虑32% 、疑心35% 、抑郁16%。 * 教师心理问题现状 全国中小学教师自杀事件平均每月发生10次 形式多样,自杀原因主要是工作上的“心理 压力”,其次是婚姻家庭、躯体化疾病等。 * 案例:2013年8月,浙江天台县赤城中学女教师徐某从学校四楼跳下,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称带病请假被校长拒绝,校长出言过激,抛出一句:“你不想教就滚蛋,马上就能找到人代替你,现在想进这学校的人一大堆。” 分析:该教师本来患有抑郁症,校长一句话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案例:2012年福清华侨中学英语教师林某46岁跳楼身亡。留下一封遗书,其中有“我已经尽力了”…… 知情人称,该老师在学校已经任教20多年,教学能力突出,是一位好教师。 分析:该教师可能是“职业倦怠症”,产生了一种“习得性无助感”的心理,这是一种努力了却达不到预定目标的心理状态,从而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产生极度厌倦。 * 2013年度(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 16例大学和中学老师患抑郁症自杀身亡 分析:大学教师长期的学习和研究,睡眠时间太少,人际交往不够,心中的郁闷无法疏通,使他们心中的苦恼越积越多;中学教师的教学压力大,教学任务重,工作量与报酬不成正比,心理失去平衡。 关键是心理承受能力弱。 * 体罚学生的案例: 2013年温岭市蓝孔雀幼儿园老师颜某,打幼儿10分钟的耳光,还将幼儿扔进垃圾桶 云南省某校一教师逼学生活吞苍蝇 河南省某校 让“差生”伺候“优生”吃饭 贵州省纳雍县某校老师逼学生 “舔屁股思过”  河北省某小学教师用刀片划学生掌心 丽水某校某教师强迫学生吃垃圾桶里的饭 * 心理学研究表明: 教师职业是应激强度较高的职业,在重压之下如果不及时调整心态,恶劣情绪会以“零存整取”的形式突破心理承受的极限而爆发! * 心理压力过大是导致当前各个群体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罪魁祸首! * * 引起教师心理问题的——压力源 职业特点的压力; 升学竞争的压力; 社会环境的压力; 物理环境的压力; 婚姻家庭的压力; 个人因素的压力。 * 压力与情绪的关系 压力 情绪 健康 医学发现76%疾病与情绪紧张有关 有30%纯属心理因素所致 * * 三、心理减压与调适 * 心理调适“十法” 1.合理认知法 2.调整目标法 3.情绪调控法 4.宣泄倾诉法 5.自我暗示法 6.幽默对抗法 7.旅游运动法 8.环境转移法 9.泪流满面法 10.冥想放松法 * 要树立合理的认知心态,改变不合理认知的三个特征 : 绝对化要求 过分概括化 糟糕至极 (一)合理认知法 * 心理学家埃利斯的ABC理论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