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药学概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中药学概论

现代中药学概论 张朝凤 中药学院生药学研究室(G楼325) 2015年2月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与发展 在自然界的斗争与发展 人类文明的积累 中药学是根据中国医学理论体系研究我国传统药物基本理论、实践经验以及药物来源、采制、炮制等一系列有关知识的一本学科。 本草学 植物学 动物学 化学 药理学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分子生物学 中 药 学 名称 生产 鉴定 采制 来源 品质评价 化学成分 医疗用途 药理作用 临床功效 资源开发 再利用 植物分类 第一节 中药学的相关名词及起源 一、现代中药学的相关名称 药物 是指具有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物质,可以是天然产物及其制品,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或生化制品。研究各类常用药物来源、性质和应用的科学被称为药物学。我国人民防治疾病的药物在古代被单称为“药”,有时也称“药物”、“药草”或“毒药”,泛指各类药物时则称“百药”或“五药”(草、木、虫、石、谷)。 中药 是指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中药材既指中医处方用药,又包括生产中成药或提取有效成分的原料药。 草药 是指草医用药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可以就地取材,具有价格便宜、使用方面、丰富的用药经验等优点的药物. 中草药 中草药是常用中药和“草药”复合名称,是中药和草药的统称,即一些疗效较好的草药逐渐被中医采用或作药材收购,就将中药和草药合称为中草药。 本草:古代专门记载中药的书籍称为“本草”。一般来说,中药包括中药材和成方制剂,中药材来源于动物、植物或矿物。 从广义而言,中药材、草药或生药,都是来自自然界的天然药物。随着现代医药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天然药物的普遍使用,以及我国生药包含有矿物药,中药、草药、中草药、中药材、药材、生药的涵义有时较难明确区分,在中药学各相关教材中,上述名词都将随习惯适当应用。 二、中药学的发展 《尚书?说命》(约公元前5-3世纪)云:若药不瞑眩,厥疾弗廖,已经意识到重病需使用重药; 《礼记?曲礼》(约公元前2-1世纪)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反应了病人对医生的严格选择; 具体药物的记载,早在《诗经》,《山海经》,《离骚》,《尔雅》等非医药书籍里就已经出现。其不同点在于: 《山海经》里记载的植物、动物、矿物,一般都有简明的产地、形状和功效等描述,显然是最为药物而收载的,而《诗经》、《离骚》、《尔雅》里的植物或动物,虽然有不少也属于药用植物或动物,但当时却不是以药物的形式著录。 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专著为《神农本草经》。据考证,此书是汉代医药学家不断收集周、秦以后的药学知识加以整理而成。但其原著在唐代已经丢失,现存的各版本都是明代以后的学者以《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为主并参考他书所得出的。全书收载药物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上、中品各有120种,下品有125种。虽然各版本略有差异,但书中所记载药物的性味归经大多是正确的,这说明我国秦汉以前的药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神农本草经》是集大成的著作,为后世药物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汉代除了出现《神农本草经》药学专著之外,被尊为医圣的张仲景,在立方和用药方面也有很多贡献。著作《伤寒论》 和《金匮要论》两书中,有方剂269种左右,药物214种,十分重视生药的加工处理,各药物项下均有炮制方法。 炼丹的目的原是适应统治者幻想不老神仙的需要,但在客观上丹药却成了能为人民治疗疾病的新药。 详述了300种药物的加工炮炙方法 他以《神农本草经》的365种药物为基础,收集魏晋以来名医记录的药物,从中选取365种,与《神农本草经》的365种药物合编为一书,名为《本草经集注》,使载入本草的药物总数增加了一倍,并把药物的三品分类改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自然分类,这是一大进步 隋唐时期由于国家逐渐统一,交通发达,经济文化繁荣,医药事业随之发展,于高显宗四年(公元659年)编写出版了《新修本草》。全书分为“本草”、“药图”、“图经”三个部分,合计54卷,收载药物844种。本书是由政府组织医官苏敬等二十余人编写,刊印后颁行全国,因此,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 《食疗本草》(公元621-714)。食疗方法早在周秦时期即很受重视,如《周礼》中记载有食医的官职,《素问》中也有“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理论。这本书是总结前人食疗经验的著作,本书的出现,标注着把饮食疗法向前推进了一步。 开元中(公元738年)陈藏器著成《本草拾遗》一书,他补遗的药物比陶、苏所补集的药物还多,当时民间习用而本草中所未记载的药物,多赖以此书得以遗传下来。 唐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输入的药物逐渐增多,应用也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